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江大桥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工期长,建设期间风险较大,建成后收益稳定。所在行业进入壁垒高,同区域竞争者很少,具有自然垄断特性。近年来,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以降低政府城市建设资金的压力,分担政府债务风险。其中使用较多的工程项目融资方式有:TOT模式、BOT模式、项目总承包模式等。TOT模式的核心内容是由政府出资并负责项目建设,建成后移交给投资方,并从投资方融通到一笔资金,再投入到其他项目建设。作为投资回报,投资方得到该项目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该模式的不足之处是项目建设期间的融资任务和融资风险全部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国有企业承担,导致风险集中、财政压力过大、政府的信誉受到考验。项目总承包模式的核心内容是由一家社会企业对该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勘探、监理、施工总承包,并且承担建设资金的筹集和融通。建成后将项目移交给政府并由政府支付总承包费用。虽然在项目建设期间政府把融资风险转移给了企业,但是在项目建成后政府还是要支付给企业总承包费用,并且要支付企业承担资金风险的费用,不能够体现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跨江大桥建设资金庞大,融资难度高,融资风险高,施工风险高,目前国内很少有企业有能力独立承担跨江大桥项目总承包任务。BOT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建设-经营-移交。企业负责大桥建设资金的筹措,分散政府的财政压力和融资风险,在特许经营期限内获得投资的回报,基本不需要政府出一分钱,特许经营期满后项目收归国有。通过这种方式,政府只需要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由企业按照政府要求融通社会资金进行项目建设,政府通过BOT模式可以同时进行数个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但是在中国这个刚由计划经济、商品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作为城市交通命脉和关系到城市形象的重点项目,在建设及经营期需要充分结合政府的统一规划要求。由于企业只拥有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所以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必然会淡化对桥梁的维护和安全检测工作,所以从保障大桥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的角度出发,必须有政府授权的国有企业参与桥梁的运营管理。发展中国家的BOT方式主要是利用外资,利用外资可以给我们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建设技术、机器设备等,但是它也给我们带来了潜在的危险,例如:利用外资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