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民众的生活水平持续上升,但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民众需求的增加,社会矛盾的增长和扩大,也带来了种种不安定因素,群体性事件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公共安全性事件,引起了国内外政府的广泛重视。在我国,科学发展观、责任观、政绩观以及和谐社会观的树立和推行,进一步加大了政府行使公共职能的难度和高度,在深化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群体性事件应对管理方面的改进和研究成为目前政府加强公共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据分析,目前我国的群体性事件趋于多发、高发、组织性强及复制性强等特点,管理难度大幅度上升,涉及群体、区域大面积扩增,然而政府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管理过程中,仍多以运用传统的危机管控模式来解决问题,没有建立或完善适应社会状况和群体性事件特点的新的处理机制,预防为辅的管理理念、强硬的管制手段、保守的信息制度以及消极的舆论传播机制导致了政府与民众矛盾的进一步加大,尤其是某些边远、特殊区域的安全度、和谐度日趋下降,同时也降低了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评价指数,造成了政府形象的走低。笔者认为,无论是从缓解社会矛盾、满足民众需求还是提升政府形象等目的出发,改变群体性事件应对中传统的危机管控模式,创新新的现代化危机管理模式势在必行。管控和管理虽一字之差,但两者大有不同,管控偏重于处理问题和控制局势,虽能取得短暂的效果,但易导致民众滋生不满情绪和事态地扩大;管理则偏重于预防问题和协商谈判,虽能赢得民众理解支持,但不易快速解决问题和导致不良风气的滋生。因此,结合两者之精华,去其糟粕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笔者认为,要建立起一套新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状况的群体性事件危机管理模式,取管控之速控处理和管理之协商谈判,软硬兼施,建立起预防为主的常态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的应急理念、软硬结合的处置手段以及信息公开、舆论主导的宣传策略。本文立足于群体性事件危机公关的内涵及意义,对我国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传统模式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及原因,阐明后果。紧接着引出创新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原则,构建危机公关模式的组成要素。最后,通过将传统模式与现代公共管理方法地完美结合,刚柔并济,提出我国群体性事件危机公关模式的具体运用对策,希望对我国政府今后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具体实践中具有理论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