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x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是指在既定的经济制度、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下,货币当局选择特定的货币政策体系,通过利率政策工具的操作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实体经济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实体经济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又取决于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近年来,我国更加频繁的依靠利率政策来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因此,研究金融、经济改革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有助于评价过去金融、经济改革的成效,对于把握改革的方向和进一步推进金融、经济改革,提高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当前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已往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证实,1997年之前,国内利率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当微弱。但是,随着市场导向的金融、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政策的执行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利率政策执行环境的这些变化,是不是使得实体经济对利率变化的反应更敏感了,或者说利率政策有效性是不是提高了?在我国,利率的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贷需求来实现,因此本文选择信贷需求为切入点,来研究利率的有效性。本文借鉴了Dickinson(2007)的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对样本总体进行回归分析,估计整个样本时期内贷款利率变化对贷款总额的影响情况;其次,把全部样本分成两个前后两个子样本,然后分别进行回归分析,估计前后两个样本的利率变化对贷款总额产生的影响,用以比较前后两个子样本中贷款利率变化对贷款总额的影响程度是否随时间发生变化。实证研究发现,随着金融经济改革的深入,信贷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反应变得敏感了一些,但还不是很有效。贷款利率的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系数从前期子样本回归系数-0.026变为-0.091,系数绝对值的增加表明利率的影响在增加,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经济、金融改革的进展增强了利率政策效果的一个迹象。多年的改革进程使得利率政策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作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改革使得各经济主体的约束增强了,从而在微观层面上体现了贷款利率上升、贷款需求减少的状况。市场导向的金融、经济改革对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因此,本文建议:进一步沿着市场导向构建市场经济的制度框架。这个框架包括了政府、企业、银行和市场等四个方面(其他别的因素都可以归纳到其中的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中),因此本文在这四个方面上,相应地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这些建议的目的在于:只有建立健全市场导向的制度安排,才能使微观经济体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理性经济主体,使得微观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对利率的变化作出具相关性的信贷需求及投资和产出等合理的微观决策,从而提高了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也就提高了货币政策的效用,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提高对儿童髓母细胞瘤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本文主要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2例儿童髓母细胞瘤的CT及MRI影像资料。其中男43例、
<正>手术室在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中,引入持续质量改进(CQI)的管理方法,能够提升工作效能,使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1,2〕,外来器械是由器械商提供给手术室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做
新近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在强化辩护权力、完善证据制度,改进强制措施,规范技侦手段,健全庭审程序以及建立特别程序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规定。检察机关应认真学习,充分领会,要善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甚至与其它颅内肿瘤及脱髓鞘病变影像学表现相似,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很难区别。本文综述影像学新技术在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居民财富得到迅猛增长,具体表现在居民银行存款与居民消费指数的持续提高。而同时国内居民也逐渐接受理财的观念,希望通过多种投资组合使资产得
本研究,从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教学对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学前儿童体能、提高其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出发。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
企业融资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融资方式形成不同的融资结构。企业的融资方式不仅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也会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是发展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也迎来了自己的新时代。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形式日益多样,其中跨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已日益成为全球范围的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
<正> 动物、植物和细菌亚种(subspecies)的学名(scientifc name)都由三名(trinomen)组成,即属名(generic name)、种加词(specific epithet)和亚种加词(subspecific epithet)[
对浙江省2004-2008年森林火灾的火源、受害林分面积、月份、日时段、肇事者年龄以及持续时间等6个门类数据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用火引发的森林火灾占44.15%,非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