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ibutyltin dilaurate,DBTD)是化学性质活泼、中等毒性的有机锡化合物,主要用作聚氯乙烯塑料的稳定剂。本实验室以往的研究发现,新出生Wistar大鼠腹腔注射DBTD后,血清睾丸酮在一个月和三个月时检测值都明显偏高,并且雄鼠睾丸明显增大,提示DBTD对大鼠的雄性激素水平和性器官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大鼠睾丸激素主要是由睾丸间质细胞(Leydig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睾丸间质细胞分布在曲细精管间的结缔组织中,约占睾丸总重量的2%,但分泌的睾酮却占睾酮总量的95%。本实验通过测定DBTD对睾酮合成过程中的三种关键酶(细胞色素P450侧链裂解酶、细胞色素P450c17α酶和3β-羟类固醇脱氢酶)转录水平的影响,以及对与供能有关的酶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其对雄性生殖功能产生内分泌干扰的作用机理。 目的: 本实验选用雄性Wistar大鼠,应用RT-PCR、分光光度法测定DBTD对睾酮合成过程中的三种限速酶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DBTD对大鼠睾酮合成过程的可能影响。 方法: 将新出生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和1、0.1、0.01mg/kg/day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将溶于玉米油的DBTD经皮下注射染毒大鼠,每天一次,连续5天,染毒结束后继续饲养至一个半月,断头处死,取其双侧睾丸,称重,计算性器官指数,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光光度法检测睾酮合成相关酶的合成及活性的改变。 结果: 观察发现,实验组雄鼠相互攻击行为比溶剂对照组明显,并且比较活泼。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