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1整合酶全酶结构模拟及其抑制剂筛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1988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引起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蔓延的病原体,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亚属。从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AIDS至今,全世界约有5600万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并已造成1390万人死亡,每天新增感染者1.6万例。HIV的复制周期分为早期阶段的吸附、穿入、脱壳、逆转录、整合及后期阶段的病毒基因组复制、晚期转录、晚期翻译、
其他文献
自1982年Gordon W. Duff[1]和Elisha Atkins[2]提出基于人体发热反应机制的体外热原试验,利用人体血细胞与外源性热原接触时,可诱导血细胞释放内源性热原(IL-1,IL-6,TNF-a等细胞因子)这一原理[3],为热原检查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目的:建立人全血IL-6因子热原检查法。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SIA),测定不同浓度细菌内毒素(LPS)在不同条件下与人
目的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丧失和认知能力减退。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来治疗这种疾病,但对大多数病人效果不理想。AD的主要症状之一是神经细胞外周出现淀粉样斑块,这些斑块是具有穿越细胞膜能力的大蛋白分子APP被β蛋白酶和γ分泌酶切割后的多肽片段富集后形成的,锌离子和粘多糖等辅助因子在这个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