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LT1丝氨酸82位点模拟磷酸化对缺氧细胞微管和mPTP的调节作用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aiai1987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重烧(创)伤后早期即可导致心脏、胃肠道等组织脏器的缺血缺氧,其发生发展严重影响伤情转归及预后。缺氧细胞早期即可发生能量代谢障碍,其中线粒体损伤是核心环节。微管在细胞中起着支架作用,同时与线粒体之间存在密切的功能联系。缺氧可以导致微管解聚和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影响细胞能量代谢并引发凋亡。动力蛋白作为微管和线粒体之间的桥梁分子,发挥着除货物运输之外的其他作用。前期研究发现,动力蛋白轻链1(DYNLT1)和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之间存在共定位和蛋白相互作用,可能是新的线粒体膜通透性调控分子,其低表达可加重线粒体对于缺氧损害的敏感程度,但机制不明。根据前期研究和相关文献报道,缺氧可激活p38/MAPK通路并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而DYNLT1位点S82的磷酸化可影响动力蛋白形成及其货物输送能力。据此,我们推测:缺氧可能导致DYNLT1的磷酸化,并对微管和线粒体功能产生影响。  本课题旨在研究缺氧时 DYNLT1的磷酸化变化对于微管和线粒体的影响,选取S82位点采用位点突变手段模拟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观测其对于微管聚合/解聚平衡、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以进一步探明缺氧病理损害的机制以及动力蛋白的结构功能,以期为减轻细胞缺氧损害寻找新靶点。  一、材料与方法  1、首先验证缺氧环境下DYNLT1的磷酸化改变并建立S82位点突变的细胞模型。采用免疫共沉淀(IP)、Western blot法观测缺氧时H9c2和HeLa细胞中DYNLT1的丝氨酸磷酸化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S82位点的磷酸化抗体(anti-phospho-S82),检验不同缺氧程度导致的S82磷酸化变化;通过基因位点突变技术将S82分别突变为谷氨酸模拟过磷酸化状态(S82E)、突变为丙氨酸模拟去磷酸化状态(S82A),包装重组腺病毒(Ad- S82E/ S82A)后分别转染H9c2/HeLa细胞株使其稳定表达,为后续实验建立模拟磷酸化的细胞模型。  2、采用Western blot法定量检测和免疫荧光显微技术的形态学观察,从两方面检验不同程度磷酸化调节的DYNLT1对于缺氧微管结构的影响。首先检测缺氧时胞质内聚合态(Ploymeric)与非聚合态(Monomeric)微管蛋白的含量变化;再利用Ad- S82E/ S82A腺病毒分别转染H9c2/HeLa,对比不同磷酸化修饰的DYNLT1对于缺氧时微管解聚(tubulin定量和镜下微管网状结构观测)的影响。  3、同法建立上述转染细胞缺氧模型后,荧光显微镜下对比观察不同S82模拟磷酸化状态对于线粒体膜通透性mPT的影响。采用酯化钙黄绿素(Calcein-AM)和氯化钴(CoCl2)共孵育的方法检测mPTP的开放情况;采用四甲基罗丹明乙酯(TMRE)荧光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Cyt c的漏出。  4、同法建立转染后H9c2/HeLa细胞缺氧模型,检测S82位点突变对于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各组胞浆ATP含量和生成率。  5、从常氧、缺氧正反两方面论证来探寻可能的S82位点磷酸化信号调节通路:p38/MAPK。首先验证缺氧可激活 p38/MAPK信号通路;采用 p38抑制剂 SB203580检测缺氧时对pS82的抑制作用;通过MKK6重组腺病毒转染从上游激活p38,检测常氧时对pS82表达的上调作用。  二、主要结果与结论  1、缺氧可导致DYNLT1发生磷酸化改变。H9c2/HeLa细胞缺氧0.5h、1h、3h、6h时,均发现 DYNLT1发生了丝氨酸磷酸化,呈早期增强、后期降低的趋势,峰值最早出现在缺氧1h。S82位点的缺氧磷酸化变化与此相同。针对S82位点采用腺病毒转染方法成功设计了S82E/S82A突变,分别模拟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状态。  2、缺氧可破坏微管聚合/解聚平衡使之向解聚倾斜。S82E模拟过磷酸化可加重缺氧细胞的微管解聚,表现为游离微管蛋白增多,微管网状结构排列松散、荧光强度降低;S82A模拟去磷酸化可减轻缺氧导致的微管结构破坏,对于微管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3、缺氧可诱导mPTP开放增加,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S82E模拟过磷酸化加重了缺氧后的MMP下降,使mPTP开放和Cyt c从线粒体内漏出增加。 S82A对于缺氧后的mPTP开放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4、缺氧后线粒体功能障碍直接导致能量代谢障碍。不同磷酸化修饰对胞浆ATP含量未见明显影响,但S82E可降低线粒体ATP合成率,而S82A对线粒体ATP合成率无明显改善作用。  5、实验发现缺氧使p38/MAPK通路激活,抑制p38可下调缺氧时pS82的表达,而激活p38可上调常氧时pS82的表达,说明p38/MAPK通路参与了DYNLT1的S82磷酸化调节。
其他文献
幽深的胡同里居住著肤色黝黑的朱姓村民。  四月胡同西院的槐花香飘到胡同东边院里,胡同里小媳妇们呼喊着吃槐花了,绑了镰刀喊西院的男人勾槐花,女人搬了板凳拿了菜篮坐在胡同里摘槐花,南风吹来,清新的芬芳在胡同里飘。  朱姓村民居住在胡同里,从出生到死亡,长命或短命,从胡同里开始,在胡同里结束。狭窄、拥挤、忧伤的胡同像村庄的盘扣,用粗线缝制的盘扣,密实地盘在村庄的胸襟上,结实耐看又充满神秘的古老意味。  
期刊
研究背景:  肺癌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首位,其中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目前以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为主的肺癌综合治疗
背景与目的滋养细胞来源于形成中胚泡的滋养内胚层,根据其形态结构可分为: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中间型滋养细胞。滋养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程序性入侵是人类胚胎植
目的: 1.探讨Trophinin,tastin,bystin粘附分子复合体在人子宫内膜组织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与不孕的关系。 2.研究Trophinin粘附分子在人胚胎细胞上的表达特点。 3.探讨Troph
波前像差(Wavefront aberration)系此指人眼光学像差的总称,包括离焦,散光和其它由传统像差概念延拓而来的更高级像差。屈光检查只是描述球镜、柱镜和轴向等简单参数,属低阶像差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诊断与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研究IVUS指导下的左主干病变患者介入治疗是否有临床获益。  方法:入选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鄂尔多
目的:  探讨低剂量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内耳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保持高质量内耳CT图像的同时降低X线辐射剂量,既减少了高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隐患,又为临床诊
目的:调查和研究南昌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间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非重复株。使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EDTA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laIMP-1、blaIMP-2、blaIMP-4、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