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傲慢与偏见》(以下简称《傲》)是奥斯汀小说中最富喜剧色彩的一部,它在中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人数众多的读者。从50年代中期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王科一先生的中译本开始,本书的中文译本现在已达到了20种之多。这些译本各具特色,比较原译与复译,既可领略译者的翻译技巧、学识、译才和产生误译的种种情况,又可进一步领略原著独特的风格韵味。本文通过对《傲》王科一译本(以下简称王译)、孙致礼译本(以下简称孙译)和廖选亭译本(以下简称廖译)的对比,指出三个译本各自的特点、优点,复译比王译进步之处及三个译本共同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三个译本中若干例子的对比分析,指出三个译本是如何传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做到最大程度上与原文等值的。本论文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照原文对译本进行正误性的判别,也不在于对前译和后译作优劣之分,而是试图从差异的背后去探明影响文学翻译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希望能在比较译本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接近原著,揭示原著的真面目。
除开绪论和结语,本论文共分为三大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简·奥斯汀的文学生涯、写作风格和《傲》的艺术特色。第二章重点介绍《傲》的汉译批评现状及本论文评价译文的标准。首先介绍了《傲》的汉译概况、主要复译版本及其批评,然后论述了本文从众多译本中选择这三种译本进行比较的缘由以及评价译文的标准与方法。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三节,分别从译本的第一章、文学界普遍认为是全书高潮的第十九章及文末一章选取译例对照原著进行比较,旨在找回原著的真面目,分析三译本传达原著风貌的得失,指出翻译文学作品时应当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