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160例上尿路结石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icrochannel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FURL)对上尿路结石(直径1~2cm,单发)治疗的效果,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并发症,为上尿路结石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更适宜的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我院泌尿外科的上尿路结石(直径1~2cm,根据CT检查测量结石最大径线)患者160例,按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两种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Ⅰ期结石清除率等指标。全部数据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完成,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结石最大径线数据对比,P值分别等于0.236,0.842,0.139,0.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指标中,FURL组的手术时间较MPCNL组的手术时间长,t=-5.07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较MPCNL组少,t=4.83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MPCN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7例),FUR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6例),?~2=0.084,P=0.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术后住院时间比MPCNL组短,t=8.55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Ⅰ期结石清除率为93.7%,FURL组Ⅰ期结石清除率为80%,?~2=6.632,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径1~2cm的上尿路结石,MPCNL组和FURL组的Ⅰ期结石清除率无明显差异;MPCNL组采用斜仰卧截石位,相对于俯卧位等其它体位,患者更容易耐受,14F~16F的微通道肾组织损伤减小,出血风险减少,术中对于复杂性结石或MPCNL因角度过小处理有困难的结石可采用双镜联合治疗,取得Ⅰ期清石的效果,但因留置肾造瘘管,术后住院时间延长。FURL组更趋于微创治疗,对于较硬的结石碎石困难,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故感染的风险增大,但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时间长。术前应该根据患者意愿及结石负荷等实际情况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