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言语互动中的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实证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课堂上最常见的言语互动模式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反馈(“IFR”: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课堂提问的有效利用能够给予学生产出语言的机会,可促进师生间的言语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交际能力等,成为普遍被采用的教学策略和课堂活动组织方式之一。教师提问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70年代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受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的影响,学生提问研究渐入视角。然而,相对于教师提问而言,学生提问研究仍然常被忽略,有待开发。此其一。其二,对大学英语课堂提问的研究十分匮乏,从言语互动的角度来观察其提问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针对课堂提问研究中的上述空白,有必要对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进行一次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因此,笔者从大学英语课堂言语互动的视角来观察课堂提问,找出言语互动中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究促进大学英语课堂言语互动之路。  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和记录,借助问卷和访谈,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内容包括:课堂提问的目的、提问的频率、提问内容、提问类型、提问调整策略、等待时间、回答方式、反馈方式,师生对课堂提问的认知、喜好及相应缘由、评价和期待等。  研究的基本问题如下:  1、大学英语课堂中,师生的课堂提问有哪些问题及潜在的原因?  2、在这种课堂提问状况下,大学英语课堂中言语互动有什么特征?  3、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地促进师生言语互动?  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  1、目前,从大学英语课堂言语互动的角度来看,提问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1)提问的目的主要在于检查或评价,而非为了交流。(2)教师一问到底,而学生很少发问。(3)过多有关教材知识的问题,缺少有关学习者本人和社会等有讨论意义的问题。(4)重在交际意义的参考性问题远少于展示性问题。(5)待时不足。(6)对学生的回应缺乏引导。(7)不反馈和随意反馈。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就教师和学生而言:一方面,两者欠缺交际互动的意识;另一方面两者缺少对提问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提问技巧阙如。  2、大学英语课堂言语互动模式依然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反馈”。在这种模式下,言语互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形式上的低效互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师生、生生间交流性的言语互动。  3、为使提问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英语课堂的言语互动,急需变革当前的IRF互动模式,使其转化为师生、生生间交流性的言语互动;改善教师提问技巧,促进学生提问。  作者希望此项研究能够对致力于提高外语教学效率和发展学习者能力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人们的闲暇时间也随之增加,“闲暇”逐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社会中产阶级中的一类人群,是整个社会
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它也是学术界、教育界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具有爱国教育传统的国家,并积累和创造出了本民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
当今我国城市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用地也随之不断扩充,原来城市周围的郊区、农村逐渐被列入各个城市的发展规划,这些地区的居民就成为城市的一个新型群体——新市民,其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改变50km竞走运动员司天峰的训练计划,在其训练计划中加入了“力量耐力”训练,观察司天峰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运动成绩的波动、以及对19名二线运动
九月的第二个周末,天气晴好。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无论“圈里”专业人士,还是“圈外”雅好文化的公众,大家纷纷把目光聚焦在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的“石渠宝笈特展”。  武英殿的“典藏篇”是以《石渠宝笈》著录书画为主轴。那么,让我们探究竟,看看《石渠宝笈》到底是一部怎样的书?清朝内府书画整编  《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是历代书画著录的集大成者。“石渠”一名,典出《汉书》。汉初丞相萧何在长安未央
目的:高脂血症是困扰许多中老年人尤其是肥胖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引起许多高危险性的其他疾病的因素;脂联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研究认为,脂联素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