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近30年来关于中医临床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本病的中医临床用药及组方规律;选取高频药物组合进行组方,观察该方(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本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搜索关键词“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药”等在万方数据库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集近30年(1987-2017)发表的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文献资料,筛选符合条件的数据资料,将所用方药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以图表等数据分析形式呈现分析结果,探索组方规律并寻找核心药物组合。将高频药物组合加减成方,选择30例证属气虚血瘀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给予相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本方。2个疗程后,着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踝肱指数(ABI)、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共71篇,有效方剂共73首,使用药物总计123味,使用频次达723次。药物分类中补虚药的应用最多,达214次,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四气中温性药应用最广,五味则以甘、苦、辛为主。归肝经的药物种类最多,其次为脾经与心经。核心药物组合为川芎、地龙、赤芍、当归、牛膝、黄芪。经过临床观察比较,患者应用该方治疗后踝肱指数(ABI)、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治疗中医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可高达96.7%。结论:通过对临床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组方分析,不难发现虽然本病的治法及组方具有多样性,但仍有法可循。组方以温补气血,化瘀通经为要。用药上多选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等,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减变化。通过观察,该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明显疗效,尤其可显著缓解患者畏寒肢冷、皮色苍白、气短乏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