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智能天线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pkqp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4G,下同)已大规模商用,5G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步入应用。在当今2G、3G、4G长期并存使用的过程中,如何在现有网络中让天线发挥更好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面对更加复杂的通信环境,即使是在移动通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智能天线系统,也存在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工程实践出发,展开了对新一代智能天线的研究与设计。首先,本文概述了智能天线的研究现状和天线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智能天线存在的缺陷以及可改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一代智能天线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然后,对工作频段为1710MHz-2200MHz(适用于在网使用的2G、3G频段)的新一代智能天线系统,进行从局部到整体的研究设计。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方法,对关键部件设计做了一些改进和创新,然后在整体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在对称振子臂上加载金属枝节,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结构简单的辐射单元;2)利用反射板上垂直寄生单元的辐射场特点,同时达到在水平面提高交叉极化比和收敛波束宽度的目的,为阵列方向图的改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3)设计一款高性能的校准网络,在关键部件定向耦合器设计中采用一种电容补偿型的结构,通过理论计算出电容补偿值并且在仿真和实测中得到了验证。4)射频寄生参数的影响给真实电路参数的测量带来麻烦,本文引入并简化了 TRL去嵌入技术,推导了简化模型的去嵌方案。5)通过组建两种功分器和馈线形成的馈电网络,利用场路一体化的设计方法将关键部件进行综合优化设计,达到阵列天线高隔离度和预期的波束特性。最终,在上述基础上制作出天线样机并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得益于系统各部分的优良设计,实测指标与仿真结果吻合,达到了设计要求并满足实际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经验及体会。方法对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及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37例患者中3l例获得随访1-3年,骨折均愈合良好,3例轻度
基于航空开关磁阻起动/发电系统所具有的严重非线性、转速给定多变、负载扰动大、参数变化复杂的特点,将具有高抗干扰能力的自抗扰控制器引入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了开
作者采用正交的曲线坐标与坐标变换的概念,比较直观地阐明了Jacobians在重积分换元中的几何含义,即积分元素在不同的坐标系下的伸缩因子.
词汇阻遏现象是词汇语用学的核心话题之一,有“省力说”、“避免同义说”、“顺应说”、“变异说”等不同解释。本文从模因论出发,将词汇阻遏现象看成语言模因范畴并且进行分
实践教学是高校旅游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型旅游人才的关键环节.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A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满意度和职业选择意向进行了分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