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gital Water的城市内涝风险评估及源头控制的可实施性研究——以青岛市A地块为例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率快速增长,导致城市原有的水文循环失衡,而老旧的城市排水系统和落后的城市雨洪管理观念无法协调城市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频发的城市洪涝灾害,对居民生产、生活安全及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对城市内涝风险进行模拟评估、研究城市雨洪源头控制对策,可以科学地预判城市未来洪涝灾害并提供有效的雨洪防控手段,对城市内涝防范救险和综合治理对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论文以青岛市A地块为例,对城市雨洪进行模拟探索并基于模拟结果进行源头控制的可实施性研究,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的防洪救险、综合治理提供对策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基于DW系统的城市雨洪排水模型构建
  城市排水管网模拟系统(DW)以SWMM计算引擎为核心的综合性排水管网数字化管理平台,可模拟城市排水管网运行状态、实现一维管网与二维地表的无缝耦合,在构建我国城市雨洪排水模型具有较强优势。基于GIS和DW系统的功能原理,构建城市雨洪排水模型,以青岛市A地块为例,采用径流系数法对模型进行率定,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不同重现期下各类用地类型的径流系数变化,可用于后续城市雨洪模拟。
  (2)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研究
  采用情景模拟评估法,以积水深度、淹没时间、用地等级为评估指标对城市内涝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基于A地块雨洪排水模型,分别设计不同重现期下降雨条件对排水管网能力和内涝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内涝成因并提出改造措施。结果表明:①模型模拟的A地块排水管网能力普遍较低,不能满足城市需要。②以低、中、高三类等级划分了城市内涝风险等级,得到了A地块内涝风险区划图。③A地块内涝主要原因为:下垫面不透水率高、地势较为平坦不利于排水、现状排水管网能力较低、汇水面积大、管道淤积。
  (3)源头控制的可实施性研究——新建项目指标体系的构建
  源头控制根据建设用地类型分为新建项目和改造项目,确定源头控制实施的评价目标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根据青岛市相关规范要求,构建新建项目的指标体系结构——各类典型地块制定下垫面组成、源头控制措施及其比例、其他调蓄容积,分别利用国标法和模型法模拟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结果表明:①在该指标体系下,源头控制措施选用三类: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其他调蓄容积统一概化为蓄水池。②模型法的模拟结果普遍大于国标法的计算结果。③比较指标体系下的各类用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最大,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的最小,各类用地典型地块全部达到目标要求,指标体系可行有效。
  (4)源头控制的可实施性研究——改造项目最优情景的研究
  设计四种源头控制改造情景: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三种措施组合。选取一典型已建小区,采用模型法对小区现状、四类情景的径流系数、洪峰流量、峰现时间进行模拟,并模拟计算现状及最优情景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结果表明:①四种情景均能不同程度的减小径流系数、削减洪峰流量、滞后峰现时间,其中综合控制效果最优的为第四种情景。②最优情景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较现状控制率增加了27.2%,其值达到目标要求,源头控制改造有效可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联合全身系统性免疫炎症(SII)指数对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热消融术后远期疗效及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间于解放据总医院介入超声科行热消融治疗的405例全部经病理确诊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利用患者术前外周静脉血常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肝功检测(白蛋白及总胆红素)计算SII及ALBI值,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绩全球有目共睹,外资的引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投资促进手段,来吸引外商投资,以此来发展地方经济,提高综合实力。本文选取了地方政府在促进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协同合作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将协同论作为研究地方政府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协同机制的理论基础。协同论主要研究在不同类型的系统内,以自组织为基础,在序参量和控制参量的作用下,各子系统从无序状态转向有
随着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手持智能设备的大量普及,移动无线网络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一种利用移动智能设备附带的Wi-Fi或蓝牙接口等使设备建立连接并组成网络,实现设备间消息数据直接传输服务的移动社会网络受到了研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移动社会网络由人随身携带的移动设备构成,具有社会网络的社会性和移动通讯网络的移动性。与容迟网络类似,移动社会网络中往往不存在稳定的端到到连接,网络中的消息需要依
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微生物之间的互作机制研究逐渐成为生物信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它有助于人类在健康监测、疾病诊疗、个性化用药等方面取得巨大进展。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研究学者可以获取大量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基因的数据,已经提出了很多实验或者计算方法来挖掘分析微生物相互作用,但是大多数方法预测得到的是微生物之间的两两相互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基于概率逻辑的方法来推断微生物的高阶相
学位
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简单高效地进行身份识别,保护人们的公共安全及隐私安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身份识别方案,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商业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掌纹识别技术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较于受到广泛关注的人脸、虹膜和指纹识别技术,掌纹识别技术具有特征丰富、易采集、采集设备价格低廉和易被用户接受等优势。
学位
在司法公开的背景下,互联网上发布了海量真实有效的司法判决书。司法判决书案情是对案件细节的描述,富含丰富的行业知识和专业智慧。然而,司法判决书的数量庞大,内容冗长、多样且非结构等特征,导致其数据价值密度低下,难以有效支持决策。司法判决书的结构化处理是后续分析的重要基础,面向司法判决书案情的主题事件抽取任务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提出一种触发词与属性
高分辨率图像包含了丰富的图像细节信息,因而在图像压缩、公共安防以及遥感成像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环境以及硬件等原因,实际获得的图像分辨率一般都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超分辨率重建技术被提了出来,其旨在利用算法去提升观察到的低分辨图像的分辨率,以补充缺失的细节信息。近年来,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辨率重建技术。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深度学习的方法摒弃手工提取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低成本、高灵活性、易维护、高密度性和容错性等特征使其在工业现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与一般无线传感器网络相比,在工业领域应用的特殊性使得网络中的数据对传输时延特别敏感,其对可靠性和实时性等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能够帮助网络减少丢包、提高实时性的传输调度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减少网络丢包率、降低传输时延为目标,分别针对周期性数据网络和非周期性数据网络,从数据流和节点的角度
Ovarian cancer is the prime cause of death from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in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women. However, neither the early etiology nor the mechanisms of ovarian neoplastic progressio
[db: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