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物质对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含钒页岩的工艺影响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ke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钒页岩是我国重要的含钒资源,其储量巨大,分布广泛,近年来得到了大量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含钒页岩的提钒工艺中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比如酸耗较大、能耗较高等,都制约了含钒页岩提取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微生物冶金技术以其节能、环保、成本低等优势逐渐运用在矿物提取、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众多领域。含钒页岩的生物提取研究具有可行性,但是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已有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湖北郧西含钒页岩为研究对象,分析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提钒规律,确定适宜工艺参数。为了提高浸出效果,分别进行脱碳处理原矿和改变细菌的生长能源物质,探究对生物浸出过程的影响以及浸出机制。结果表明用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含钒页岩,在初始pH 2.0、矿浆浓度30 g/L、接种量10%的条件下浸出,钒的浸出率为27.17%。当添加黄铁矿12 g/L时,钒的浸出率升高至49.45%。在此基础上,再研究不同能源物质对含钒页岩原矿和脱碳样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物质的促进效果依次为:硫>硫和亚铁离子混合能源物质>亚铁离子。以硫为能源物质和混合能源物质的脱碳样钒浸出率分别高出原矿15.36%和4.71%,但是以亚铁离子作为单一能源物质时,脱碳样的浸出率却低于原矿10.28%。以硫为能源物质时浸出20天后,含钒页岩原矿和脱碳样浸出率最高达47.86%、63.32%。最后,优化以硫为能源物质生物浸出脱碳样,在20%初始接种量,20 g/L的矿浆浓度,调节初始pH为1.8,额外添加8 g/L的硫粉,30℃、160 rpm恒温摇床中摇瓶浸出30天,最终钒的浸出率达到了74.22%。根据脱碳后含钒页岩以亚铁为单一能源物质时浸出率下降的反常现象,研究了原矿和脱碳样的生物浸出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黄钾铁矾沉淀是含钒页岩生物浸出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原矿与脱碳样的矿石组成差异使得浸出过程中黄钾铁矾的生成速率不同,脱碳样中快速生成的黄钾铁矾覆盖在矿物表面,造成钒浸出率低于原矿。因此,硫作为单一能源物质避免了黄钾铁矾的影响,并提供一个更为稳定的高酸度环境,这是含钒页岩钒浸出效果提高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学位
长期以来,核酸通常被认为仅仅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载体。在1994年,研究者证明非天然DNA酶具有催化活性。随着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具有催化作用的核酸被发现。它们能够催化各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全固态结构、可使用碳氢燃料、综合转化效率高等优势,在众多新能源设备中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已部分应用于分布式电站中。然而,较高的工作温度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网络各环节对电力应用的要求显著提高。为实现对电力网络中变电站的高效全方位的管理维护,除了部署大量的传统传感设施之外,多种智能化的监控、巡视和巡检方式也被引入,如无人机巡检、机器人巡检、视频监控等,形成了复杂的多业务接入场景。在这种场景下,接入网络繁杂,存在网络结构复杂、资源大量浪费、多种业务处理无法高效协同利用等问题。为此引入边缘计算技术,通过利用网络边缘多余的计算、存储和
学位
学位
克朗奎斯特植物分类系统中的(广义)百合科是十分庞杂的植物群系,其分类单元级别和归属一直是分类学争议的热点;部分属分类单位在APG分类系统中被列为科/亚科分类单位。丛枝菌
学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生活废弃品的数量大大增加,对自然环境形成巨大威胁。追本溯源,废弃品的处理与利用虽然由来已久,但主要集中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聚焦学生群体,教育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结合美术教学,我们该做的不只是注重学生的绘画技能,更应该侧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基于提高学生群体的环境保护意识,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
学位
影响低合金钢开发的一大技术难题是对其耐蚀机理的认识及耐蚀性能的评价,传统低合金钢研发中,其耐蚀性能评价需要大量的长周期室外暴晒腐蚀试验数据做支撑,费时费力,有时长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