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疗效评价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u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红卡(Nocardia rubra Cell Wall Skeleton for External Use,Nr-CWS)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持续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效果,为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妇科诊治的110例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积极要求治疗者80例经分层区组随机化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50例,应用红卡治疗,120ug/次,宫颈上药,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共1月);对照组30例,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金舒喜)联合保妇康栓治疗,保妇康栓阴道用药1个/次,金舒喜阴道用药1个/次,均隔天1次,每月各用10次,两者交替用药,共用3月;将拒绝治疗要求继续观察随访的30例HPV高危型感染者纳入随访组,仅按要求定期随访不给予任何治疗。收集三组患者的就诊时年龄、HPV感染的病程、孕产次等一般资料,治疗前后妇科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人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非扩增定性检测(HPVE6E7 m RNA)及阴道镜病理结果,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水平、阴道灌洗液各免疫因子的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1.三组患者在入组时的年龄、孕次、产次、HPV型别以及HPV感染病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2.三组患者组内结果比较:2.1研究组:共47例患者完成治疗随访(3位患者未按规定完成治疗,剔除本次研究),按照疗效评价指标,32例治愈,15例未治愈,HPV转阴率为68.09%。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CD4+T占比及CD4+/CD8+比值分别较治疗前升高(9.13±2.39)及(0.29±0.11),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而CD8+T占比治疗前后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阴道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iosis factor-α,TNF-α)的浓度分别较治疗前升高(9.31±3.77 ng/l)、(7.66±3.48 ng/l)、(6.05±2.73ng/l),IL-4的浓度较治疗前降低(4.73±2.41 ng/l),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别(P<0.05);而IL-6及IL-10治疗前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2.2对照组:共28例患者完成治疗随访(1位患者失访,1位患者自行加用其他治疗,均剔除本次研究),按照疗效评价指标,12例治愈,16例未治愈,转阴率为42.86%。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CD4+T占比及CD4+/CD8+比值分别较治疗前升高(5.17±2.23)及(0.19±0.11),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别(P<0.05);而CD8+T占比治疗前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阴道灌洗液中,IL-2、IFN-γ、TNF-α浓度分别较前升高(4.68±3.91ng/l)、(4.03±2.17 ng/l)、(3.12±2.61 ng/l),IL-4浓度较前降低(2.60±1.74 ng/l),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别(P<0.05);而IL-6及IL-10治疗前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2.3随访组:共30例患者,按照疗效评价指标,5例转阴,25例未转阴,自然转阴率为16.67%。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CD4+T及CD8+T占比、CD4+/CD8+比值在随访前后相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阴道灌洗液中,IL-2、IL-4、IL-6及IL-10、IFN-γ、TNF-α的浓度随访前后相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3.治疗随访后三组患者组间结果比较3.1外周血中各种免疫细胞变化比较:CD4+T占比及CD4+/CD8+比值升高的程度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均明显优于随访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三组患者CD8+T占比相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3.2阴道灌洗液中各种免疫因子浓度变化比较:IL-2、IFN-γ、TNF-α浓度升高的程度以及IL-4浓度降低的程度研究组均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均大于随访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而三组患者IL-6、IL-10浓度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3.3 HPV转阴率的比较:研究组HPV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以及对照组的HPV转阴率均高于随访组自然转阴率,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4.年龄对于高危型HPV治疗的影响:各组中不同年龄段HPV转阴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各年龄段中,研究组HPV转阴率均明显高于随访组自然转阴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而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随访组相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5.不同HPV分型治疗比较:各组中,HPV16/18/45转阴率均低于其他高危型,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对于HPV16/18/45型和其他高危型HPV感染,研究组的HPV转阴率均高于随访组自然转阴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而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随访组相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6.患者治疗随访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1.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联合保妇康栓均可提高外周血中CD4+T占比及CD4+/CD8+比值,提高宫颈局部IL-2、IFN-γ、TNF-α水平,降低IL-4水平,改善全身及宫颈局部的免疫功能,促进持续感染的HPV转阴,但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效果更佳。2.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可提高各年龄段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者的HPV转阴率。3.持续性HPV16/18/45型感染者的HPV转阴率均低于其他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者的HPV转阴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1型糖尿病(T1DM)儿童青少年乳糜泻(CD)相关抗体,了解CD相关抗体情况,以及与生长发育、CD相关症状和代谢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儿科诊治的76例T1DM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长)、体重、糖尿病病程、胰岛素用量(精确到0.01U/(kg·d))、胰岛素治疗方式等;记录患儿腹痛、腹泻、腹
第一部分极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目的:通过测定极早产儿生后24h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分析极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入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极早产儿(胎龄<32周)单胎100例
目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重要病理特征。多项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可能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功能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已有研究在动物和细胞水平中证实了EGFR基因表达在PD发病机制中的作
第一部分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宫外发育迟缓的高危因素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资料,探讨早产儿NEC合并宫外发育迟缓(Ex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UGR)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1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1例NEC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
目的系统总结小儿庞贝病(PD)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点及规范酶替代治疗(ERT)的宝贵经验,为PD的早期识别、诊治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及PICU 2016年12月至2021年3月收治确诊为PD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年龄分为婴儿型庞贝病(IOPD)组及晚发型庞贝病(LOPD)组;同时根据是否应用人重组酸性α-葡糖苷酶(rh GAA),分为ERT组和无ERT组,ERT组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老年共病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属于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某三甲医院60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342例,其中男性175例,女性167例。根据患者入院期间所记录的身高、体重,通过公式: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得出每位研究对象的BMI后,依据BMI<18.50kg/m2与18.50≤BMI<24.0
目的:探讨总MRI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负担与房颤相关性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09月至2021年0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TOAST病因分型筛选出与房颤病因相关的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患者181例。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等。入院后同时进行颅脑MRI的“
背景及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影响运动和认知能力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明显下降导致大脑多个神经环路功能异常,包括黑质-纹状体、额叶-纹状体途径。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有效的神经调控治疗技术。不同的刺激
背景: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同时它也在老年痴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痴呆又分为不同的亚型,每种亚型的发病机制也很复杂,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临床亚型,尽管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对血压与AD之间关系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血压和AD之间的关系仍存在很大的争议,尚不能明确高血压是否为AD的危险因素。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高血压病、具体的血压值与
目的本研究应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和常规手段两种方法监测与评估儿童严重脓毒症血流动力学变化,指导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比较采用两种方法患儿治疗反应、疗效、并发症等,探讨USCOM在儿童严重脓毒症初始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应用USCOM精准监测重症患儿血流动力学并指导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单中心、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选择自2018年9月1日就诊于青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