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农村基层组织能力建设力度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关系我国农村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而培训工作正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山东省地处沿海,位于我国东部,是我国农业大省,青州市位于山东省地理中部,农村经济较为发达,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省委指示,从1997年至今,青州市一直在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虽然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在不断的变化,科技也在不断的进步,知识经济对农业的推动从而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交往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开展也是新的挑战。然而,现实中,青州市农村基层干部培训问题层出不穷,要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青州市整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完善青州市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体系已成青州市政府当前工作的重心之一。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培训理论的梳理及其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成功实践案例的分析,将其中对青州市东高镇干部培训体系建设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与青州市东高镇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现状相结合,试图设计一套包括培训观念、培训原则、培训机构、培训保障、培训机制、培训模式等在内的完整的培训体系,本研究通过对青州市东高镇的实地调查,了解到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较以前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低,能力不胜任,职责分不清,目标不明确等;培训存在的问题如培训观念淡薄、培训机构单一、培训方式呆板、培训知识陈旧等;东高镇农村干部对培训的需求包括素质方面的需求、培训方式的需求等等。在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现实需求的分析基础上,结合东高镇的农村干部培训现状及问题的成因分析,从科学发展观、人力资源开发、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角度去探索一套适合东高镇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模式,以此达到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的。由于国内外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这给研究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同时也说明选择本论题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东高镇的调查研究,希望探索出完善青州市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的合理对策,对政府决策提供证据,为东部(农业较为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