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键构建方法及在替尼类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tr12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N键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学键,其结构广泛存在于现代药物中,如伊马替尼、地西泮、氯丙嗪等。替尼类是一类新型生物靶向治疗肿瘤药物,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常见的替尼类抗肿瘤药物包括:吉非替尼、伊马替尼、尼罗替尼、舒尼替尼等。其中,尼洛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肿瘤的新型药物,用于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无效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而埃罗替尼为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能选择性地遏制与EGFR相关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使肿瘤细胞的黏附能力得以降低,并阻碍肿瘤细胞的侵袭、增殖和转移,阻止肿瘤细胞生长,从而诱导肿瘤细胞走向凋亡。C-N键的构建在研究尼洛替尼和埃罗替尼的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围绕两类含氮杂环药物的合成方法而展开的,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糖胺-铜催化的C-N偶联反应及在尼洛替尼中间体合成中的应用  采用以铜盐为金属和糖类为配体组成的催化剂来催化C-N偶联反应,通过考察反应中配体、金属盐、溶剂、碱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优化该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将该催化剂运用到尼洛替尼中间体的合成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价低、环保等优点。  2.无金属催化的C-N偶联反应及在埃罗替尼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  采用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通过烷基化、硝化、还原、环化、氯化得到埃罗氯化产物,然后与取代的苯氨反应得到埃罗替尼衍生物,在无金属催化条件下发生分子内C-N偶联环合,合成一系列埃罗替尼衍生物,通过考察反应中溶剂、碱、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优化该反应的最佳条件,该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反应迅速等优点。
其他文献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两大条件,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成为全球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寻找一种储量充足的清洁能源。在20世纪70年代爆发石油危机之后
本文对两种民间常用的药用植物——六月霜、栀子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包括以下内容(1)六月霜的精油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和GC-MS联用技术,对六月霜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挥发油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共获得115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4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质量的62.60%,含量最高的为龙脑,占总质量的7.44%,其次为石竹烯氧化物,占7.15%,樟脑7.01%,在46种成
本文通过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3-羟基-2-萘甲酸和芘丁酸与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目的在于探讨两者的结合机制,同时研究有机小分子与小分子的结合特性。 主要工作如下:1、研
近年来,1,10-菲罗啉及其衍生物作为配体被人们广泛的关注,其金属配合物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氧化还原、光氧化还原和催化的性质,其在生物活性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合成重
本文以氧杂螺环作为桥连基团,连接了两个发光基团,合成了多种双席夫碱,研究其光谱性质,发现其中一种席夫碱(探针3)对锌离子的识别性能良好,不受其它共存离子干扰,可用于细胞内Zn2+的
乙烯-醋酸乙烯醇共聚物(ethylene–vinyl alcohol-copolymer,简称 EVOH)是一种具有优异的阻气性和耐有机溶剂性的热塑性塑料,然而由于它的高结晶度和高吸水性,实际应用中它必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