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形象是一国外交的重要名片,而国家形象中最重要的是国民形象。在全球化和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碰撞的今天,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国形象的刻画并不是简单“非黑即白”的态度,而是经过复杂情感作用后的产物。在“图像转向”的社会进程中,视觉符号对国民形象的构建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摄影作为一种视觉符号,是对现实世界再现的绝佳方式,而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方式,所拍摄的均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可以说,新闻摄影是各个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群体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因此本文试图以同属于世界级和专业级的“荷赛”和“华赛”(2009—2016)为例,探讨中国人形象的摄影范式和视觉表征,根据符号学理论、表征理论等相关理论,结合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借用范式路径,探讨分析中外新闻镜头下中国人形象的异同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内容共包含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分析研究的意义、创新点,所涉及的表征理论和符号学理论依据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为研究分析,阐述了样本选择的依据和可行性,对范式路线借用的适用性以及对摄影范式指标类目的构建。第二章是对“荷赛”和“华赛”关于中国人形象的摄影范式在内容指标和形式指标上的分析,并比较二者关于中国人形象反复出现的视觉要素,本文认为在关于中国人形象的摄影范式上,“荷赛”善于采用“黑镜头”,而“华赛”多含有“以人为本”等视觉元素,同时“荷赛”的隐喻艺术较为显著,而“华赛”常用直陈表达,但是二者在摄影观念上存在相似性。第三章主要分析“荷赛”和“华赛”对中国人形象的表征,研究认为“荷赛”对中国人形象的表征是经过“棱镜折射”,是“反复侧重”的中国人,而“华赛”所表征的是“同意式解读”,所呈现的是“多维度”的中国人,二者所表征的中国人形象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但也存在相同点,即二者都聚焦于平民形象的表征。第四章则是分析“荷赛”和“华赛”所表征的中国人形象异同的原因,本文认为,“荷赛”和“华赛”存在共性的原因是中西方视觉文化存在共通的意义空间,而存在差异的原因则是双方所暗含的意识形态的区别,这是中西方在世界上争夺话语权的结果。基于以上,本文探讨了“荷赛”和“华赛”涉及中国人形象的摄影范式及视觉表征,并比较了中外新闻摄影作品中关于中国人形象的异同之处,分析这些异同背后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希望对中国人形象的研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