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快速鉴定新冠病毒主要突变株特征点突变

来源 :江苏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h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被国际病毒委员会(ICTV)命名为SARS-Co V-2。本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较以往的冠状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表现出更高的感染性和隐蔽性。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为全球大流行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在复制传代的过程中容易积累自然突变,这些自然突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在人类寄主中的适应性选择,导致各种突变株不断涌现。其中一些突变株与野生型相比表现出更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含D614位点突变的Delta突变株是截至目前传染性和毒性最强的突变株之一。开发快速有效的核酸检测对新冠病毒高危突变株及其特征性点突变位点进行鉴定是阻断疾病流行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拟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为核心,建立一种能在恒温条件下快速鉴定新冠病毒主要突变株特异突变位点的核酸检测体系。我们首先建立了LDR的基本反应体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对5 pmol/L以上且长度大于40nt的病毒RNA模板所携带的点突变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灵敏度,我们将原有的连接探针优化为锁式探针,经过最适反应条件筛选,使连接酶检测体系的灵敏度提高103倍;为进一步缩短检测时间及检测灵敏度,我们将锁式探针连接酶检测体系与CRISPR-Cas12b系统联用,利用荧光信号实现结果读出,最终检测时间缩短至45分钟,且灵敏度最终提升至0.5 fmol/L。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连接酶的核酸检测体系,经过一系列条件优化,初步形成了一个不依赖变温仪器快速鉴定新冠病毒突变株特征点突变的核酸检测体系,并且该体系可检测碎片化的RNA模板,最短模板长度可低至50 nt,在RNA模板质量不佳及其他重要SNP检测领域同样具有一定的应用潜质。该论文有图21幅,表20个,参考文献85篇。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泵站工程的自动化升级改造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积极推动了国家在水资源方面的合理配置。本文以某电力提灌泵站还建项目为课题背景,在满足工程协议要求的前提下,将“少人化、智能化、信息化”作为设计方向,并结合计算机监控技术、工业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仪表技术和电气技术等,完成了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开发。本课题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研究并分析了分
<正>维生素D在体内通过转化成活性维生素D[1,25(OH)2D]起作用,其经典作用为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以维持正常的血钙浓度,保证正常的骨矿化。维生素D和1,25(OH)2D还有非经典的作用,如免疫调节作用;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有抗肿瘤和白血病作用;抑制肾素的生物合成,起到保护肾脏作用;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神经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内部控制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与提升,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搭建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在企业经营资金、经营成本、预算控制、内部监督、风险防范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为企业的发展经营保驾护航,变得十分关键,也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应对策
为解决基于深度学习图像去噪方法在图像盲去噪任务中去噪能力有限和去噪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构造了小波自编码器(Wavelet-AE),并用于图像盲去噪。首先,使用Haar小波构造小波卷积层(DWT)与逆小波卷积层(IDWT);其次,分别使用DWT和IDWT构建下采样块和上采样块;最后,使用下采样块和上采样块构造小波自编码器。Wavelet-AE可以建立噪声图像与干净图像在特征空间中的映射关系,进而具备
在当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教师向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问题。基于此,对农村教师培训必要性与开展路径进行研究。针对当前农村教育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与农村教师现有知识观念相悖等问题,在明确农村教师培训有利于增强农村教师教学使命感;有利于提升农村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有利于强化地域文化交流等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树立正确的农村教师教育知识观、转换农村教育场
薄膜电容器在高压输电换流站、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控制器、电磁武器脉冲功率电源等电气工程和电子器件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当前薄膜电容器正向着高能量密度、耐电压、耐高温等技术方向发展,对电容薄膜的电气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选择铁电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共混物作为储能聚合物基体,以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纳米粒子钛酸钡(BaTiO3)和具有高电子亲和能的有机分子半导体[6,6]-苯基C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是辅导员在教育现代化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模式。步入新时代,随着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在取得建设成效的同时分析其“互联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模式创新构建方法,为更好地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内涵发展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研究思路。
对于介电储能材料,兼具高介电、高击穿和高导热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采用高温煅烧制备羟基化氮化硼纳米片(BN)和静电纺丝制备负载氧化铝的钛酸钡纤维(Al2O3@BT),共同填充聚偏氟乙烯(PVDF)并流延热压获得复合材料,研究了BN和Al2O3@BT协同作用对PVDF基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BT纤维能够桥接BN纳米片,使复合填充的BN-Al2O3@BT/PVDF材料表现出优于
在综合写作测试中,考生需在对源材料借用的基础上完成写作测试任务,因此考生如何借用源材料是影响其写作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不少大规模外语测试已采用了综合写作测试形式,但相比国外而言,国内学者对综合写作测试中源材料借用的研究较少。为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促进国内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开展,本文从外语综合写作测试中源材料借用的结果、过程和对写作成绩的预测力三个方面梳理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