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独特的文学品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l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红的作品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中国文学研究者的重视,但如何通观萧红的创作,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文学史给予萧红的身份也值得推敲。为了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关注国内外有关学术动态,概括分析萧红研究历程,力图澄清关于萧红的许多误会。进而从萧红独特的文学品质切入,通观萧红的整体创作,展示其作品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创造性的艺术特质,还原一个真实的文学的萧红。并在与东北作家群、女作家群体、左翼文学等同时代作家的横向比较中,考察萧红在群体视域中的个体性,凸显出萧红作品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从而为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寻找到了应有的身份定位。   本文由引言、第一章深邃的思想蕴涵、第二章创造性的艺术特质、第三章群体视域中的个体性、结语五部分构成。   在引言中先提出问题,接着从起始阶段、20世纪80年代、新世纪以来这三个阶段,对萧红研究近八十年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评介,并对选题的意义、预期目标与突破作了阐述。   第一、二章通过分析萧红作品深邃的思想蕴涵和创造性的艺术特质,展示萧红独特的文学品质。第一章论述萧红作品深邃的思想蕴涵,包括孤独漂泊情绪的抒写、对土地与生命的人文关怀两部分内容。孤独的漂泊,是萧红人生及创作的底色,萧红的特出之处在于她没有仅停留在排解孤独、发泄痛苦的阶段,而是达到了生命悲悯的高度。在对苦难人生的理性观照中,萧红始终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下层劳动妇女身上,并从妇女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上来表现她们的悲剧命运。第二章论述萧红创造性的艺术特质,包括合力中形成的个性魅力、富于独创性的边缘文体两部分内容。首先,鲁迅先生的影响和萧红的个人际遇,形成了萧红理性节制中的浪漫特质,理性与浪漫的合力使萧红的创作独树一帜。其次,萧红以率真自然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的结构及诗化风格,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不受任何形式规范的束缚,萧红构筑了一个独具自己审美特质的艺术世界。   第三章在与东北作家群、女作家群体、左翼文学等同时代作家的横向比较中,考察萧红在群体视域中的个体性。第一部分论述作为东北作家群中最出色的小说家,萧红开掘出了不一样的乡土题材。东北作家都具有的抗争意识、漂泊心态在萧红身上表现得最鲜明;同时她又具有东北作家少有的对国民性揭示批判的深刻绝望和寻觅精神家园的诗意抒写。萧红在真与美的统一中,在更完整的女性视角层面、更鲜活的个体生命层面和更深刻的文化层面,完成了对黑土地的真诚诉说,拓展了东北作家群创作的表现空间。第二部分论述萧红在我国女性主义启蒙过程中有特殊意义,性别视角不应是解读萧红的唯一视角,她的创作既有女性自我意识的表达,以独立的思考,发出了真正自觉的女性的声音;又替下层女性代言,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揭示了封建主义对妇女的精神奴役;进而关注人的生存形态和生命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女性文学的创作格局,提升了女性文学的审美价值,深化、拓展了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第三部分论述萧红坚持了左翼背景下的独立创作。没有追逐“革命浪漫谛克”风潮,注重下层人民实实在在的生活悲剧;没有写“丰收成灾”,没有用阶级斗争与社会分析的模式进行创作,而是从传统生存方式的角度写人生的基本悲剧,在日常生活中挖掘中国人最基本的生死命题。萧红以卓尔不群的个体化写作,提升了东北作家群的整体创作品格,拓展了女性文学的创作领域,坚持了左翼背景下的独立创作。靠着勇气和智慧,在那个趋同性极高的时代保持着难得的清醒,最终超越了抗战救亡高于一切的时代,彰显着自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结语部分表明,已经和将属于无数读者的萧红,以对世事不同寻常的洞察,真诚的自我表达和突破传统创作模式的创新精神,创作出了具有丰厚魅力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寻找到了应有的身份定位,成为20世纪最具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中国杰出的平民作家之一。
其他文献
以“淡”为美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源远流长,源头至少可追溯到先秦的老庄。由于老庄以“淡”为美的论述相对零散,并未引起后世研究者的重视。其实,老庄以淡为美的思想不仅有开创之
本论文是对流浪天才苏曼殊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民国时期,苏曼殊以亦僧亦俗的“浪子”形象闻名于户牖,他的诗文绘画为时人追捧传诵,他的特立独行、怪异性情也为时人津津乐道,
哈尔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西方文化在这里汇聚。这里,也是女真族的发源之地。历史上政治的原因和边塞特有的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满族土著居民一直以来以游牧、渔猎为主。清中后期,随着开禁放垦政策的实施,中原汉族贫苦农民为了寻求土地,纷纷“闯”入边塞。这是一次大规模的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也是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和渔猎文化之间的撞击,更是一次历史大变迁。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及西方资本的入侵,改变了古老
学位
摘 要:目前,我国的农村学前儿童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师资力量不足、幼儿园数量过少、家庭教育缺失、教育经费匮乏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在此背景下,首先分析目前学前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农村学前儿童如何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农村;学前儿童;教学;策略  学前儿童教育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由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起步比较晚,发展相对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