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WB定位的餐厅服务机器人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an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多的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具有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功能的机器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室内自主移动机器人成为了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实现室内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关键点在于实现机器人的定位,这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为了得到高精度、高可靠的机器人室内定位信息,本文以餐厅服务机器人为对象,对室内移动定位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实现了服务机器人在室内的移动定位功能,使得机器人在餐厅的结构化环境下能够自主移动到指定餐桌送餐,并自主返回。本文对移动机器人进行了系统性的整体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如下方面:1、基于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构造和特征,分析了不同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机械构造以及优缺点。建立了两轮差速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并构建了移动机器人的机械系统及实验平台。2、对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环境感知技术进行了研究比较,通过对比目前市场上的不同传感器,确定了本文轮式移动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包括工业红外障碍物传感器、超声波避障传感器的机器人外传感器以及采用加速度计陀螺仪的机器人内传感器。3、深入研究了移动机器人的室内定位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技术的室内无线定位系统。此系统充分利用超宽带信号的时间超分辨性、高穿透性等优点,采用基于接收信号时间法(TOA)来得到距离值,再通过圆周定位算法解算出移动机器人的位置坐标,实现了移动机器人在餐厅内的实时定位。由于通过接收时间转换得到的距离值存在一定的误差,本文采用卡尔曼滤波进行优化,实现了高精度的定位值。4、本文设计了上位机的定位系统以及机器人调度软件,采用C++Bulider编写上位机软件,通过WIFI与下位机软件进行数据传输通信,从而发布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以及任务指示。设计了基于STM32的下位机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以STM32为核心的下位机系统能够实时的接收机器人外传感器的信号,以及机器人自身的位姿状态,反馈回上位机系统进行实时的控制以及调度。本论文设计构造了餐厅服务机器人的研究平台,通过对室内定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实现的定位算法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高精度,对室内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业务需求的多样化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具特色的无线接入网络的相继出现。多种类型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共存、优势互补,组成了重叠覆盖的异构无线网络,提
人脸识别是模式识别以及图像处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热点之一,它通过计算机提取人的脸部特征,并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在近40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以信息处理技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集成了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的新兴下一代网络,其应用已经由国防军事领域扩展到了环境监测、交通管理、医疗
频率是宝贵的资源,现代通信在不断提高传输速率的同时,也越来越大地占有了频率资源,而频谱利用率却仍然不高。超窄带(UNB:Ultra Narrow Band)调制是一种可以提供较高频谱利用率的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是由肌肉兴奋时募集的多个运动单元产生的动作电位在表面电极处的综合叠加。目前,基于sEMG的智能假肢已成为研究热点。遗憾的是
肌音信号(Mechanomyographic,MMG)是人体发生动作时由肌肉收缩产生的声音信号,相比于其他生物电信号,肌音信号有较强的抗干扰,抗疲劳能力强,受环境干扰小,性价比较高等诸多优
VPLS(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e)能够将跨域的虚拟专用网的用户,通过运营商网络进行连接,使各用户站点的连接效果像是在同个局域网内部一样。三层MPLS VPN技术需要通过对路
嵌入式系统具有低成本、携带方便、功能强大、低功耗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系统、网络系统和无线系统等各类领域。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核心是嵌
预编码是一种根据信道情况对发射信号进行预处理,从而提高MIMO系统性能的技术。目前,预编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以LTE和LTE-A为代表的下一代通信系统中。对LTE系统中预编码技
近百年来,通信的目标始终围绕着如何在有限的频谱资源内,实现高速、可靠的通信传输而展开,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端用户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前的网络已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