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务派遣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引入我国,虽然到如今已经走过二十多年了,但是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纳入法律规制的时间并不长,直到2008年立法才首次确认。我国劳务派遣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尤以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还远远不够最为突出,集中表现在职业安全与卫生条件无法保障、平等权难以保障、集体劳动权难以实现等方面。本文从劳务派遣基本概念、特征出发,分析劳务派遣中的法律关系,围绕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揭示我国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分析其原因,同时与国外相关制度作对比,借鉴其可取之处,最后给出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劳务派遣基础理论。该部分介绍了劳务派遣的概念和特征,回顾了该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并对劳务派遣法律关系进行分析,为下文探讨权益保护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我国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存在的不足。该部分主要从我国的劳务派遣实践出发,总结了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存在的较为突出的不足,包括职业安全卫生得不到保障、平等权难以保障、雇佣安定问题以及集体劳动权难以实现四个方面,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国外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国际组织和几个具有代表性国家的劳务派遣规制情况,尤其是对职业安全卫生和平等权保护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从中汲取对规范我国劳务派遣有助益的启示。第四部分,完善我国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建议。该部分在明确劳务派遣法律关系基础上,结合对前文中分析的现实问题和国外经验的借鉴,给出改善我国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