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钦安元气理论在热证中的运用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元气是郑钦安学说中核心的概念,郑氏认为元气为元阴元阳二气而成的太和之气,元阳即相火,本文研究郑氏的相火理论与热证的发生、治疗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求达到简化热证辨证思路的目的;另外,三焦为元气之别使,郑氏认为地(中焦)乃调和阴阳之枢机,本文将对此作适当的推演,以提高对热证的治疗水平。  方法: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内经》基本的阴阳观,《伤寒论》及郑钦安三书,阐述“时”、相火的“位”、“化”等概念,从而得出结论。  结果:郑氏认为相火是根于至阴之地(笔者命名此为相火的根本位),且又流行于全身(笔者命名此为流行位),相火在根本位关键是要涵藏,在流行位关键是要流通正常,生理性相火应该是当其时便有其位(也即是说“位”是以“时”而中),五脏六腑、六经、三焦……皆是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相火在不同“时”、“位”上的不同功能态,总之,热证的发生若要以“一”以贯之就是相火不位。另外,中焦对于热证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在治疗热证中也要善于发挥中焦斡旋之功。  结论:热证的发生统而言之就是相火不位,在治疗上则是要消除使相火不位的原因,使之回归当位。另外,病理性相火是当其“时”不得其“位”,而“时”与“位”本身就是紧密联系的,“时”本身又反应了元气阴阳的状态,而中焦又是调和阴阳之枢机,故对于大部分的热证而言,调节中焦的功能就可以可以调节相火所处的“时”和“位”,从而达到治疗热证的目的。
其他文献
玄关是经过数千年文化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特殊风格,与中国文化一样,中式玄关也是现代家居空间设计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文章基于中式玄关的基本特征,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宗
目的:研究刘河间寒热药物配伍应用的规律,为丰富和发展中医方剂学理论提供参考。  方法:应用文献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方法,从刘河间重要的代表作《黄帝素问宣明方论》、《素问病机
基层文广中心是普及文化知识、宣传精神文明、提供文化信息指导、组织文艺娱乐活动等的综合性的公共文化组织,是组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指挥棒”,是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目的:挖掘整理有关《内经》未病的历史文献,深入探讨《内经》未病内涵,以及现代对《内经》未病内涵的认识。明确未病与亚健康的关系和未病理论在防治亚健康状态中的作用。从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