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P2B6,B4GALT2基因多态性及生化学因素对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l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YP2C19、CYP1A2、B4GALT2、VEGFR-2、PEAR1、IRS-1、CYP2B6、PON1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探讨生化学因素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自2014年6月到2016年9月在安徽省某两家大型三甲医院行CAG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口服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维持剂量75mg/d,口服阿司匹林负荷剂量100mg+维持剂量100mg/d,接受PCI手术的患者术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至少12个月)。术后第二天晨起空腹静脉采血4m L。1.所有患者均测定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通过电阻抗法。2.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系统进行CYP2C19、CYP1A2、B4GALT2、VEGFR-2、PEAR1、IRS-1、CYP2B6、PON1基因分型。3.通过住院病历收集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学指标。4.通过病程记录、门诊或电话随访PCI患者患者术后一年内MACE的发生情况,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绞痛再发(RA)、支架血栓(ST),心肌梗死(MI),靶病变血运重建(TVR),卒中(Stroke),及心源性死亡(CD)。5.运用Matlab 2012a统计软件和Haploview 4.2遗传分析软件研究遗传因素,生化学因素与氯吡格雷疗效的关联。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83名患者,接受CAG并PCI手术的患者172例,仅行CAG手术的患者111例,其中发生MACE的患者有34例。MAR:正常组vs MACE组MAR(42.51±12.59)%vs(50.07±13.08)%,P<0.05;2.分析等位基因与MAR和MACE的关联:显性基因模型下不同基因型患者MAR比较:CYP2B6 rs2279343 AA vs GG+AG,(42.9±12.6)%vs(45.5±11.7)%,P=0.045,B4GALT2 rs1061781 CC vs TT+CT,(44.6±12.2)%vs(41.7±12.4)%,P=0.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显性基因模型下不同基因型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CYP2B6 rs2279343 AA vs GG+AG,0.087 vs 0.156,P=0.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提示,CYP2B6 rs2279343位点与血小板聚集率,MACE显著相关,B4GALT2 rs1061781位点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相关。其他位点的遗传变异与MAR,MACE均无显著相关性。3.分析生化学参数与MAR和MACE的关联:生化学参数HGB,RDW-CV在CR组和非CR组比较:HGB在CR组vs非CR组,(130.18±17.34)vs(118.88±25.16),P=0.0006,RDW-CV在CR组vs非CR组,(13.56±1.32)vs(14.31±1.67),P=0.0017,MCV在MACE组与非MACE组,(91.94±6.03)vs(87.34±21.36)P=0.0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变化趋势与贫血相一致,提示贫血可能影响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疗效。结论:1.CYP2B6 rs2279343、B4GALT2 rs1061781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2.生化学参数HGB,RDW-CV和MCV影响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提示贫血可能对氯吡格雷的疗效有影响。3.PEAR1 rs12041331 G>A,rs41273215 C>T、CYP1A2 rs2069514 G>A,rs762551C>A、IRS1 rs13431554 A>G、CYP3A4 rs2242480 C>T、VEGFR-2 rs2305948 C>T、CYP2B6 rs8192709 C>T,、PON1 rs662 T>C,rs854560 A>T与氯吡格雷临床疗效均无显著相关性。
其他文献
鉴于心血管疾病之一的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作为临床上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常用药物具有临床需求和市场前景,研制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和低副作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具有极高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本课题分别以已上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吡考他胺(Picotamide)和实验室前期工作制得的4-甲氧基-1,3-苯二甲酸二苯酯为先导化合物,参照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模型,运用药物化学电子等排和拼合原理,设
聚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型热熔压敏胶具有内聚力大、载药量高等优点,但是其强疏水性限制了其在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当中的运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对SIS型热熔压敏胶的亲水性进行了改善。将SIS热塑性弹性体和丙烯酸树脂尤特奇EPO进行熔融共混形成SIS/EPO共混物(SEB),使用示差扫描量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