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泳作用的微通道系统,并用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对这个系统中的微电极上的电压进行简单的变换,可以使这个系统在单稳模式与双稳模式之间进行转化。在单稳模式下,我们分析了微粒在无阻力的条件下进行往复运动的周期与各装置参数之间的关系。在双稳模式下,我们分析了平衡位置与电极位置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考虑进流体阻力的影响,分析了微粒在两个个平衡位置之间进行转移所需要的时间。进而,我们提出可以基于这个系统设计四种功能单元:微粒钟,二进制随机数产生器,触发器和反应控制开关等。这个工作将对基于微流系统的器件设计有所启发。第二部分:长期以来,人们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地震序列的普适性质上。他们发现,地震序列的时间间隔可以在适当的时空重整化后用一个统一的分布函数来描述。这说明地震的发生具有某种普适的机制。然而,不同地区产生地震的条件却可能随着地理位置、地质结构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地震的统计特性也可能随之有细微的不同。我们正是着眼于发掘地震序列中的细微统计特性差异。我们发现,在用Lv测度把地震序列中的时间不稳定性去除、抽离出序列的非泊松性质之后,地震序列的阵发性会明显的表现出来,并且与空间位置有明显的关联。首先,地震序列的阵发性普遍存在,但在不同区域上有所不同,阵发性与地震发生频率之间总体呈现负线性相关;其次,即使在去除了阵发性与地震频率之间的负相关效应后,仍旧可以看出明显的地理上的系统关联;再次,不同地震板块边界的地震阵发性有明显的不同。如此,地震时间序列的细致差别显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