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通道理论设计与地震数据统计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lov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介电泳作用的微通道系统,并用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对这个系统中的微电极上的电压进行简单的变换,可以使这个系统在单稳模式与双稳模式之间进行转化。在单稳模式下,我们分析了微粒在无阻力的条件下进行往复运动的周期与各装置参数之间的关系。在双稳模式下,我们分析了平衡位置与电极位置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考虑进流体阻力的影响,分析了微粒在两个个平衡位置之间进行转移所需要的时间。进而,我们提出可以基于这个系统设计四种功能单元:微粒钟,二进制随机数产生器,触发器和反应控制开关等。这个工作将对基于微流系统的器件设计有所启发。第二部分:长期以来,人们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地震序列的普适性质上。他们发现,地震序列的时间间隔可以在适当的时空重整化后用一个统一的分布函数来描述。这说明地震的发生具有某种普适的机制。然而,不同地区产生地震的条件却可能随着地理位置、地质结构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地震的统计特性也可能随之有细微的不同。我们正是着眼于发掘地震序列中的细微统计特性差异。我们发现,在用Lv测度把地震序列中的时间不稳定性去除、抽离出序列的非泊松性质之后,地震序列的阵发性会明显的表现出来,并且与空间位置有明显的关联。首先,地震序列的阵发性普遍存在,但在不同区域上有所不同,阵发性与地震发生频率之间总体呈现负线性相关;其次,即使在去除了阵发性与地震频率之间的负相关效应后,仍旧可以看出明显的地理上的系统关联;再次,不同地震板块边界的地震阵发性有明显的不同。如此,地震时间序列的细致差别显露了出来。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界面呈现出扁平化的发展趋势,字体作为信息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扁平化的设计更加符合时代背景和产品需求。本文阐述了设计扁平化的渊源,分析了字体设计扁平化的特点及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旨在使扁平化设计的字体满足现代字体简约、务实的设计要求,更具功能性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字体设计;扁平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扁平化设计作为设计领域中新型的设计风格,受到广泛的关注,
分子反应动力学认为,不同体系的化学反应都可以模拟为代表点在指定的势能面上的运动。因此,在模拟原子分子碰撞的过程中,势能面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Ar+H_2~+反应以及其同位素反应,均是非常重要的三原子离子分子反应。以至于许多科研工作者对该体系势能面的构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们研究小组曾在2011年采用了UCCSD(T)/aug-cc-pV5Z构建ArH_2~+体系基态势能面(2011-PE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