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多灵是从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长春花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单吲哚类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长春花叶片中,国内外民间均有用长春花叶及全草治疗糖尿病的历史,药理学研究发现长春花中的文多灵是其降血糖作用的活性成分。肝脏是药物在体内进行代谢转化的主要器官,细胞色素P450是存在于肝脏中的参与药物代谢转化的主要酶系,其催化药物代谢反应具有范围大、专属性差、立体结构差异大、底物重叠以及会被诱导和抑制等特点。药物联合应用时常因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致使合用药物的体内代谢转化过程发生改变,从而产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因此对于药物及潜在药物而言,研究其可经哪些酶代谢以及对CYP450酶有怎样的影响十分必要,而文多灵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MS),较系统地研究文多灵体内外代谢特征、介导代谢的亚型酶以及其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为其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第一部分文多灵在大鼠肝微粒体CYP450酶中的代谢产物及代谢亚型酶的研究目的:建立UHPLC-QTOF-MS/MS法测定文多灵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样品中的代谢产物,阐明文多灵在体外的代谢类型、代谢途径和参与其代谢的CYP450亚型酶。方法:(1)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研究文多灵的质谱裂解规律,为文多灵代谢产物分析鉴定的依据。(2)建立空白组、对照组和样品组大鼠肝微粒体温孵系统,考察文多灵体外代谢产物。空白组以等量甲醇代替文多灵溶液;对照组是以等量灭活的肝微粒体代替有活性的肝微粒体,样品组加入文多灵溶液;3组同法孵育。对各温孵样品进行涡旋离心,取上清液注入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参考文多灵的质谱裂解规律并结合收集得到的质谱数据,鉴定代谢产物的结构,推测代谢途径。(3)分别选取α-萘黄酮,盐酸苯海拉明,磺胺苯吡唑,奎尼丁,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胺,酮康唑作为CYP1A2,CYP2B,CYP2C11,CYP2D1,CYP2E1,CYP3A的特异性酶抑制剂,将文多灵和这些酶特异性抑制剂加入大鼠肝微粒体温孵液中共孵育,通过比较加入酶抑制剂前后的代谢产物生成量的变化,阐明与文多灵代谢相关的亚型酶。结果:共鉴定文多灵的体外代谢产物22个,甲基化,氧化,去甲基化和脱乙酰化是其主要代谢途径。CYP3A为文多灵的主要代谢酶,CYP1A2,CYP2B,CYP2C11,CYP2D1和CYP2E1也参与了文多灵的代谢。结论:本研究基于UHPLC-QTOF-MS/MS方法,成功发现和鉴定了文多灵大鼠体外代谢产物,同时确定了参与文多灵代谢的代谢亚型酶,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第二部分文多灵在大鼠体内代谢的研究目的: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分析大鼠口服给予文多灵后血浆、尿液、粪便和胆汁中代谢产物,同时确定文多灵在体内的代谢途径。方法:取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配制文多灵溶液,给药组灌胃给予文多灵溶液(20 mg·kg-1),空白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的CMC-Na溶液,采集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样品,采用乙酸乙酯萃取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运用UHPLC-QTOF-MS/MS技术分析处理后的样品,色谱柱为Poroshell 120 EC-C18(2.1×100 mm,2.7μm);流动相为3 mM乙酸铵缓冲溶液-乙腈,梯度洗脱。高分辨质谱采用ESI+源,利用多重质量亏损摸板(MMDF)结合动态背景扣除(DBS)方法触发依赖信息数据采集。通过比较给药前后各样品的质谱数据,结合文多灵质谱裂解规律及多种数据后处理技术推测代谢产物结构,根据得到的代谢产物结构和类型,阐明文多灵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结果:共鉴定文多灵的体内代谢产物25个,包括Ⅰ相代谢产物23个和Ⅱ相代谢产物2个,其中尿液中16个,胆汁中14个,粪便中12个,血浆中6个。文多灵在体内可能的代谢途径主要为去乙酰化反应、去甲基化反应、甲基化、氧化和硫酸酯化。结论:本研究应用UHPLC-QTOF-MS/MS技术,成功分析了文多灵大鼠体内代谢产物,阐明了文多灵的体内代谢规律,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文多灵对大鼠CYP450不同亚型酶体外代谢活性的影响目的:采用“cocktail”探针底物法评价文多灵在体外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不同亚型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文多灵分别与5种CYP450亚型酶(CYP1A2、CYP2B、CYP2C11、CYP2D1和CYP3A)的特异性探针底物他克宁、安非他酮、双氯芬酸钠、氢溴酸右美沙芬、咪达唑仑和大鼠肝微粒体进行孵育,采用UHPLC-QTOF-MS/MS法测定对应5种代谢产物1-羟化他克林、1-羟化安非他酮、4’-羟化双氯芬酸、O-脱甲基右美沙芬和1-羟化咪达唑仑的含有量并计算其IC50。结果:文多灵对CYP1A2、CYP2B、CYP2C11、CYP2D1和CYP3A的IC50值分别为113.4μmol·L-1、83.78μmol·L-1、22.50μmol·L-1、9.081μmol·L-1和50.76μmol·L-1。结论:文多灵对CYP2D1亚型具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对CYP2C11、CYP3A亚型有弱抑制作用,对CYP1A2、CYP2B亚型没有抑制作用。第四部分文多灵对大鼠CYP450不同亚型酶体内代谢活性的影响目的:采用鸡尾酒探针底物法,研究文多灵对大鼠体内CYP450亚型酶CYP2B、CYP2C11、CYP2D1、CYP3A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安非他酮、双氯芬酸、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作为CYP2B、CYP2C11、CYP2D1和CYP3A的探针底物,建立基于UHPLC-QTOF-MS/MS技术的探针底物定量测定方法。将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和给药组,采用CMC-Na溶液配制文多灵溶液,给药组大鼠每日灌胃文多灵(20 mg·kg-1),空白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的CMC-Na溶液,连续15天,于第16天两组灌胃给予低剂量混合探针药物,采集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并采用UHPLC-QTOF-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4种混合探针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连续给予文多灵15天后,同空白组相比,给药组安非他酮、双氯芬酸、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AUC0-∞和Cmax都有所下降,CL都有一定的升高,但对两组的药动学参数(AUC0-t、AUC0-∞、CL、Cmax、Tmax、T1/2)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文多灵对大鼠体内CYP2B、CYP2C11、CYP2D1和CYP3A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诱发潜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