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高乌甲素诱导HepG2和HeLa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是一种多基因与多细胞疾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LA)是一种从乌头属植物高乌头(Aconitium sinomontanum Nakai)根中提取的单酯型降二碳二萜类生物碱,临床用其氢溴酸盐(Lappaconitine hydrobromide,LH),是一种非成瘾性镇痛药。然而,LH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较低,而硫酸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 sulfate,LS)的水溶性和镇痛效果优于LH。研究表明,LA、LH和LS在体外均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但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以人肝癌HepG2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为实验材料,用CCK-8法和EdU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增殖率,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DAPI染色及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阻滞相关蛋白(p53、p21、Cyclin D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7、cleaved caspase-3)、PI3K/AKT/GSK3β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AKT、p-AKT、GSK3β、p-GSK3β)及MAPK通路相关蛋白(ERK、p-ERK、JNK、p-JNK、p38、p-p38)表达,JC-1荧光探针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胞内ROS的变化。建立HepG2肝癌移植瘤裸鼠模型,检测LS对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心、肝、脾、肺、肾等组织的影响。期望通过体外和体内两个方面的研究揭示LS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为LS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LS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且其抑制效果优于相同剂量的LA和LH。LS处理48 h,HepG2、HeLa细胞IC50分别为362μg/mL和571μg/mL。(2)LS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周期阻滞。LS处理HepG2细胞24 h表现为S期阻滞,48 h则表现为G0/G1期阻滞;而LS处理HeLa细胞24、48 h,均表现为G0/G1期阻滞。LS诱导HepG2、HeLa细胞周期阻滞与p53,p21的上调及Cyclin D1的下调有关。(3)LS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经LS处理后,HepG2、HeLa细胞细胞核皱缩、染色质凝集、出现凋亡小体;且随LS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大,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胞内ROS水平升高,Bcl-2表达下降,Bax、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7、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4)LS下调PI3K/AKT/GSK3β通路。经LS处理后,HepG2、HeLa细胞PI3K/AKT/GSK3β通路相关蛋白p-PI3K、p-AKT、p-GSK3β表达均降低。(5)LS调控MAPK通路。经LS处理的HepG2细胞,p-JNK1/2及p-p38表达升高;而在HeLa细胞中,经LS处理后,除p-JNK1/2及p-p38的表达上调外,p-ERK 1/2表达下降。(6)LS可显著抑制HepG2肝癌小鼠移植瘤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LS组与5-FU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变缓,且LS整体抑瘤效果与临床常用肝癌药物5-FU相当。LS对小鼠心、肝、脾、肺、肾等组织无明显毒副作用,且小鼠肿瘤组织内p-AKT表达降低,p-p38、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升。研究表明,LS可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PI3K/AKT/GSK3β通路和MAPK通路有关。LS能显著抑制小鼠移植瘤生长,而对移植瘤小鼠心、肝、脾、肺、肾等组织几乎无毒性作用,整体抑瘤效果与临床用肝癌药物5-FU相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选择2013年4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确诊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接受行ERCP+LC者为(ERCP组),接受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一期胆总管缝合术者为(开腹组),其中
钢管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组合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高层、大跨度结构的建造中十分常见。然而,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脱空问题是现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它影响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导致构件力学性能减弱,容易引起重大事故。因此,研究脱空缺陷对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带脱空缺陷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国内外脱空钢管混凝土
肌间刺(IntermuscμLar bones,IBs)又称肌间骨,位于椎骨两侧的肌间隔中,由肌隔结缔组织骨化而成。低等真骨鱼类普遍存在肌间骨,大多数鲤科鱼类中存在三类肌间骨:髓弓小骨、椎体
2,3-二羟基苯甲酸十四酯(ABG-001)是本课题组发现的抗老年痴呆病的候选药物。在细胞水平对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ABG-001可能通过激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信号传导系统诱导PC12细胞
发展农作物、农产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元素高效快速分析技术,能够为精准农业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LIBS)允许同时对几种元素进行
锅炉承压管线泄漏严重影响火力发电厂的安全运行,锅炉事故占机组全部设备事故的65.8%,而高压换热管线泄漏占锅炉事故的71.7%,占整个机组设备事故的47.2%,一旦出现泄漏事故必须进行紧急停炉和停机处理,如果发现不及时将给发电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锅炉承压管线泄漏检测系统的研究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锅炉承压管线泄漏检测技术的现状,针对现有承压管线泄漏检测终端相对落后,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等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跨度钢网格结构在体育馆、机场、车站等大量公共建筑中得到了广泛使用。该类建筑除具备日常公共活动的功能外,还应作为灾难地震或其他灾害时的避难场所与救灾据点,为此,其在灾难地震时的安全工作性能直接牵系着大量灾民的生命安全与应急救援的成效。震害及其相关研究表明,此类建筑在强震下的倒塌破坏具有超低周疲劳破坏的特征。因此,对空间网格结构在强震下的超低周疲劳破坏形态及其抗倒塌设计方法研究成为防
刘永济是二十世纪新旧楚辞学交替时期传统楚辞学者的代表,在历史和社会的作用下,他选取屈原及其作品作为研究对象,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厚的文学素养,富有特色的研究风格,成绩
地震中,当体波到达地表或者岩层界面时,会产生沿表面传播且幅值很大的波,称为面波。Rayleigh波作为地震中产生的主要面波,一般携带着大部分地震能量,其质点沿椭圆轨迹运动,往往会对建筑结构基础产生较大的破坏,是地震学中主要的研究对象;且由于其在层状地基中的弥散特性,也在地质学探测中应用广泛。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蓬勃发展与能源短缺现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海洋中丰富的能源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根茎类中药材数量占总植物类中药材数量的80%以上,但由于中药材加工技术的滞后,导致中药材质量受限,并严重影响销量。因此,本文对根茎类中药材热风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