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心理距离对国际工程承包商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研究

来源 :李会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shu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工程承包商国际化的重要战略基础,选择恰当的市场进入模式能够有效地规避或应对外来者劣势风险,提高其市场进入后的组织和运营绩效。国际工程领域基于项目的属性决定其特殊的市场进入模式类别,国际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高市场承诺度加重了国际工程承包商市场进入模式决策的难度。有鉴于此,本研究借鉴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国际工程领域的特性识别国际工程承包商的市场进入模式类别,并依据“刺激(Stimulus)—机体(Organism)—反应(Response)”的理论框架,从二元心理距离的视角探究国际工程承包商市场进入模式决策机制。具体研究如下:第一,根据国际工程领域的进入模式实践及工程领域的特性识别国际工程承包商常用的进入模式,从价值链和所有权两个维度构建国际工程承包商进入模式二维分类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Uppsala国际化模型的动态发展过程,分析国际工程承包商进入模式的演变路径。第二,从二元心理距离视角揭示承包商进入模式的决策机制,将心理距离看作是心理距离刺激和心理距离感知的二元结构,并据此探究二者之间不对称性的内在机制。运用PLS-SEM方法验证了心理距离刺激各维度(文化、制度、地理、经济、商业)对于承包商心理距离感知的正向影响,企业能力中的特定市场国际化经验和资源禀赋能够负向调节心理距离刺激对于心理距离感知的影响。第三,基于认知塑造决策的理论基础,探究心理距离感知下国际工程承包商的进入模式决策,并提出企业战略定位和东道国市场潜力的吸引是调节心理距离感知与进入模式决策过程的核心机制。采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心理距离感知对于市场进入模式的负向影响,即心理距离感知越大,承包商越倾向于采取市场承诺度低的进入模式,同时,当市场潜力较大或企业追求长期国际扩张战略时,心理距离感知对于进入模式的负向影响被弱化。第四,基于上述三部分的研究结论,从经验学习的视角出发,运用案例推理的方法构建国际工程承包商进入模式决策模型。构建两阶段案例检索机制,从历史成功案例中提取进入模式决策相关经验以指导新案例的进入模式决策,并运用案例分析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上,本研究补充了国际工程领域关于承包商进入模式研究的不足;从客观的“距离”刺激和主观的“心理”感知二元视角拓展心理距离构念的内涵及外延,并从能力的视角揭示心理距离刺激与心理距离感知之间的不对称性;运用SOR认知模型分析二元心理距离对于国际工程承包商进入模式的作用机制,将SOR框架的应用范围从微观的认知行为范式扩展至企业层面的认知与决策,同时也为微观层面“刺激—机体”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在实践上,本研究识别了国际工程承包商常用的进入模式并从价值链和所有权维度对其进行分类,从二元心理距离视角揭示了国际工程承包商进入模式的决策路径,建立了相应的决策模型,为承包商进入模式选择提供系统的决策流程及工具,降低决策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视听觉作为人类获取信息的两大重要模态在神经心理学和脑机接口等多个领域被广泛研究,尤其是多数研究主要针对视听协同关系开展,目前基于视觉、听觉间的竞争关系研究仅有部分神经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而视听刺激的BCI系统所呈现的视听竞争响应机制研究很少。本文重点研究视听信息语义相关性不同状态下,大脑对视听干扰刺激的竞争响应特性。本文将听觉刺激与两种视觉刺激结合,分别构成视听语义相关干扰范式(Relevan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