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磁电复合材料增强磁电效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a343212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单相磁电材料在室温下的磁电耦合都比较弱,近年来由磁致伸缩和压电材料构成的磁电复合材料成为磁电器件设计和制备的主要研究对象。影响磁电复合材料磁电效应的因素主要有:组分材料特性、界面耦合、复合方式等。为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磁电效应,人们在圆柱环和盘环结构中,用法向应力替代剪切应力耦合,获得了较高的磁电电压系数。另外,自发现稀土铁磁合金的超磁致伸缩效应后,近几十年来关于磁致伸缩效应的研究并未取得太大的进展,这使得依赖于磁致伸缩效应的磁电效应很难发展。而且界面耦合因素对磁电系数的影响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所以用磁力代替磁致伸缩效应驱动压电相成为增强磁电效应的一个新途径。基于上述两种思路,本文研究磁电复合材料中增强的磁电效应,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弹性力学方法,基于材料本构方程和连续介质运动方程,结合边界条件,理论推导沿径向极化的圆柱环和盘环结构复合材料磁电系数的频率响应表达式。然后将该模型应用于Ni/PZT/Ni圆柱环和Terfenol-D/PZT盘环结构,研究低频磁电电压系数、谐振频率、谐振磁电系数等与几何尺寸的关系,并将部分理论结果与实验进行了比较,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2、利用长条状PZT薄片的拉伸、弯曲等多种振动工作模式,设计和制备了几种MnZnFeO/PZT复合结构,在其中利用磁力驱动压电相振动获得较强磁电效应,并在悬臂梁结构中观察到高达7 Vcm-1Oe-1的自偏置磁电效应。同时,比较了结构对磁电效应强度、最佳偏置场、谐振频率等参量的影响,并研究铁氧体磁导率对磁电效应的影响。3、与单悬臂梁相比,两端固定的双悬臂梁结构,重力对称地作用于悬臂梁,可更持久地保持与竖直方向垂直的水平状态,工作状态也更加稳定。另外,双悬臂梁结构也更利于集成化,故双悬臂梁结构可视为单悬臂梁结构的改进。用高磁导率MnZnFeO和PZT压电片设计制备了双悬臂梁器件,实验结果表明双悬臂梁结构中的谐振频率较同尺寸的单悬臂梁更高,磁电系数也略低于单悬臂梁,但其数值也仍较为可观。当磁隙较大时,在最佳偏置场Hm=1030Oe下获得最高磁电系数6.2 Vcm-1Oe-1,当磁隙较小时,在较小的偏置场下也能获得较高磁电系数,所以磁隙的大小是磁力磁电器件应用时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对异形复合材料增强磁电效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可为磁电效应在传感器、换能器、能量收集器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其他文献
设X是无限维可分的Hilbert空间,其中范数记为|| · ||,内积记为(·,·);A:D(A)(?)X → X是一个可逆的无界自伴算子且σ(A)=σd(A).Y是一个Banach空间,其范数记为||· ||Y,并且D(A)(?)Y(?)X,D(A)到Y的嵌入是紧的,Y到X的嵌入是连续的.N:Y → X是连续算子,M:Y → Y是一个紧的算子且存在ρ>0,使得||M(x)||Y ≤ ρ对于任意x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G-期望框架下由G-布朗运动和G-Levy过程驱动的几类随机微分方程.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结构如下:第一章,我们给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及一些预备知识.第二章,我们考虑由G-布朗运动驱动的反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我们采用不同于文献[48]的方法.具体来说,我们利用文献[76]推导出来的G-鞅表示定理,文献[16]得到的G-期望框架下的最优停止定理和文献[14]所介绍的方法.然而,我们也需
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了根式分拆函数,着色分拆函数和加性表示函数.具体工作如下:1.根式分拆函数的渐近公式令p(n)表示n的分拆个数,这就是经典的分拆函数.1918年,Hardy和Ramanujan给出了p(n)的渐近公式分拆函数p(n)的研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已经衍生出了很多其它有限制条件的分拆函数.令p(n,k)是n恰好表成fk个部分的分拆个数.1941年,Erdos和Lehner给出了它的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产量世界第一,种植面积世界第二。由于我国的另外一个油料作物大豆产业受到国外冲击很大,所以花生的高产和稳产对于我国食用油产业的稳定及其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可耕地有限,农民常在同一块地上多年连续种植花生,因此,在我国许多花生老产区,花生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花生产量的重要问题。长期的花生连作造成出苗率降低、结果数减少、产量下降,并且这种制约作用随着连作年
B介子物理研究为精确检验标准模型(SM)和发现新物理信号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近年来,B介子工厂实验和LHCb实验观察到了越来越多的B介子(B(u,d),B,Bc)三体强子衰变的事例,这就要求理论上给出更多的解释和预言。和B介子的两体强子衰变过程相比,其三体强子衰变过程拥有更复杂的运动学以及末态相互作用,因此B介子三体强子衰变过程成为目前重味物理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本文中,作者在微扰QCD(PQCD
介质上的电润湿(Electrowetting on dielectric,EWOD)是利用电场控制介质表面微小液滴形态的现象。基于EWOD技术的液体变焦透镜的光学成像原理类似于人眼,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在可便携数码设备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尽管科研工作者们已对介质表面液滴的电润湿动态响应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但电润湿的迟滞效应和接触角饱和现象仍未被很好地解释;另一方面,封装在液体透镜内
众所周知,随机系统在科学,金融,物理和工程等领域的许多分支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的许多专家学者都致力于研究随机系统的各种性质.特别的,稳定性和采样控制理论是随机系统极其重要的性质,一直以来也是非常有趣且重要的课题.目前虽然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在研究这个课题,但是仍然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难题,特别是采样控制理论,在随机系统的稳定化问题中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时滞带来的巨大困难,采样控制理论还没
千年尺度突变事件旋回作为末次冰期气候鲜明特征之一,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古气候研究的热点。尽管此类气候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均有记录,但不同区域地质记录呈现出在变化模式以及事件内部特征上的差异性。随着更多高分辨率、高定年精度地质记录的不断涌现,作为“标杆”的格陵兰冰芯记录在千年气候事件变化模式以及相关的气候周期问题上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关于南北两极气候相位关系问题的争论持续不断,归其原因,主要是不同区域的气
细茎石斛(Dendrobium monili诉rme(Linnaeus)Swartz)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石解属(Dendrobium),是间断分布于东亚地区的珍稀濒危物种,它具有很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因人类过度采挖和生境的恶化,细茎石斛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所以迫切需要开展东亚濒危细茎石斛的亲缘地理学和保护遗传学研究,为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和持续地开发该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我们收集
众所周知,钙信号是真核生物十分保守的第二信使,也可以说是细胞生存与死亡的信号。钙信号系统几乎介导所有的生理活动,包括生长、发育、增殖、分泌、物质运输以及逆境响应等。虽然已经证实真菌中存在着很多重要的钙信号系统成员如钙离子通道、钙调素、钙调磷酸酶等,已知它们在真菌发育、对抗逆境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真菌钙信号系统的互作蛋白、下游靶标以及调控网络仍然知之甚少,更不清楚它们是如何参与真菌对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