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看北魏太和改革成功之原因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说过:“历史事实在本质上是心理上的事实。”此语旨在说明人类内心世界对历史事实发生、发展以及结果有着巨大的驱动作用。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北魏太和改革最终成功的原因。笔者首先在绪论中进行了学术回顾,指出了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的角度和方法。正文大致按照改革主体、改革客体两个层面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剖析了改革主体孝文帝个性心理,以其最典型个性心理特征为例,说明重大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下篇详细地分析了牵涉到太和改革中的各个社会群体对改革的不同态度,以及对改革结果产生的影响。在结语中,关于从心理学角度对太和改革探究可以给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提供怎样的启示,发表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也借鉴了一些心理学(包括个性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学、政治心理学等)和社会学、政治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与大陆渊源深厚,但是十九世纪末以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接连遭受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和国民党政府的戒严管制,随政权更迭而先后来到台湾的日本殖民者和大陆各省的
近代城市交通管理的源头在西方,它是随着租界的开辟、近代市政理念和模式的引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上海公共租界(包括之前的英租界)作为近代中国城市交通管理的先行区,其示范作
简要介绍了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裂缝形成的原因,指出温度是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措施,包括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和控制温度应
本文讨论明清时期孝妇河畔的望族,主要以淄川地区的韩氏、毕氏、张氏、王氏、高氏、孙氏六个声势显赫的家族为中心,新城王氏、长山刘氏以及淄川袁氏等家族也在文中有所涉及,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