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pase-3近红外Ⅱ窗靶向探针构建及早期界定皮肤撕脱伤坏死皮瓣区域的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mufe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目的:皮肤撕脱伤好发于四肢,多因强大转动力作用强行将皮肤与皮下组织从深筋膜的浅或深层剥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常常形成与肢体相连的有蒂的撕脱皮瓣。由于撕脱部位的皮肤受到严重碾挫与牵拉,致使该处皮肤不仅受损严重而且主要的肌皮穿支血管亦严重破坏。撕脱皮瓣会严重缺血、缺氧,使得皮瓣早期便会发生组织生物学变化,然而这样“隐性”改变并不能立即出现明显的临床征象,若仅依靠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标准来判定皮瓣坏死面积很有可能无法做出更为精准地评估。因此,寻求一种新的策略以实现皮肤撕脱伤坏死区域的早期界定,这为早期有效地清除皮肤坏死区域提供可能性,从而减小后期皮瓣继发性坏死及感染的风险,对临床诊治及早期干预显得极为重要。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NIR)按照其发射波长可分为I窗(NIR-I)和II窗(NIR-II),相比较而言,II窗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同时具备更小的自发光及光散射等特性,可更好的提升图像质量。基于这些优点,近红外II窗成像技术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分子成像,这便为早期精确界定撕脱皮肤坏死区域提供技术支持。该课题第一部分拟用近红外II窗(NIR-II)荧光基团CH1055与caspase-3靶向肽(GRRRDEVDK)构建一种荧光探针并表征其化学特性。方法:在前期的工作基础上,该实验组利用近红外二窗荧光基团CH1055和靶向caspase-3的多肽GRRRDEVDK化学合成近红外二窗分子探针CH1055-GK,对照组探针则选择水融性的CH1055-PEG。然后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探针分子量。结果:根据MALDI-TOF-MS的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探针CH1055-GK的分子量为2.064k Da,对照组探针CH1055-PEG的分子量为1.958k Da。结论:本课题利用荧光基团CH1055和caspase-3靶向性多肽GRRRDEVDK合成的NIR-II荧光探针CH1055-GK同样具有分子量小的优点。第二部分目的:细胞及离体皮肤评估CH1055-GK与靶点Caspase-3的结合能力并检测探针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凋亡细胞与探针共同孵育,通过研究探针摄取能力及探针亲和力评估CH1055-GK与Caspase-3的结合能力;同时利用探针与的细胞免疫荧光测试探针与靶点的结合;离体皮肤与探针的近红外II窗的成像也用于评估探针与Caspase-3的结合。采用CCK-8测定法在成纤维细胞(HSF)、血管内皮细胞(HUVEC)以及表皮细胞(HACAT)中检测探针CH1055-GK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探针CH1055-GK在凋亡细胞与离体撕脱皮肤均能特异地结合Caspase-3,并且在近红外II窗显像,探针与靶点的结合能够被过量多肽GRRRDEVDK所阻断(P<0.001)。在离体实验中CH1055-GK与撕脱皮肤在的结合在2小时就出现明显的高荧光信号,6小时内荧光强度达到饱和并且持续24小时。不同浓度CH1055-GK对于HSF、HUVEC以及HACAT均无明显细胞毒性。结论:CH1055-GK能高效、特异地结合靶点Caspase-3使皮肤成像,并未显示明显细胞毒性。第三部分目的:小鼠活体内评估CH1055-GK与撕脱皮肤的结合能力,探讨早期诊断皮肤撕脱伤及界定坏死皮肤的可能性。借助同时期MRI成像结果探讨近红外II窗成像技术的特性。利用H&E染色检测探针的体内毒性。方法:向皮肤撕脱伤模型小鼠体内通过尾静脉注射探针CH1055-GK,向对照组撕脱伤模型小鼠用同种方法注入CH1055-PEG,阻断组在注入探针之前的2小时内注入阻断多肽GRRRDEVDK,三组实验选择相同的时间点进行成像检测(2h,6h,12h,24h)。用MRI分别对正常小鼠及皮肤撕脱伤小鼠进行成像检测。分别取正常小鼠及注入探针24小时后的皮肤撕脱伤模型小鼠主要器官(心脏,肝脏,脾脏,胃,肺,肾脏,脑及肠)进行H&E染色评估探针在小鼠体内的毒性。结果:探针成像:注入探针之后的2h便可出现明显的高荧光强度区域,而且近红外II窗探针高荧光强度区域要比我们肉眼观测到的小鼠背侧皮肤的坏死面积更大。对比12h与24h的探针成像结果我们发现,前者肉眼可见的皮肤坏死面积要比后者所看到的小很多,但是探针成像的结果并没有显示出如此明显的差异,甚至两个检测时间点的高荧光强度的范围几近相同,进一步说明我们用肉眼无法精确地判断坏死区域真实的大小,而探针成像则可检测出潜在的皮肤坏死区域。当向小鼠体内注入对比剂CH1055-PEG,在各个时间点均没有出现高荧光强度,仅呈现出荧光强度极低的红色本底荧光(P<0.001);另外,阻断组与实验组相比,大部分的探针结合位点被竞争性抑制多肽所占据,致使探针游离组织间隙最后被排除体外(P<0.001)。从MRI的成像结果我们能够看到撕脱皮肤的一些较为明显的组织影像学改变,也可以看到破损的皮肤影像以及软组织水肿,但是却很难早期发现撕脱皮肤的坏死区域。相反,通过观察近红外II窗成像,注射探针后便可直观地看到撕脱皮肤高荧光信号区域,即为坏死区域,说明传统MRI影像能够很清晰的看出皮肤损伤的部位,但是却不能早期检测出坏死皮肤的区域,而近红外II窗探针成像却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坏死区域。H&E染色结果显示探针组的小鼠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急性损伤及炎症。结论:探针CH1055-GK在活体内能特异性、靶向性结合撕脱皮肤并呈现皮肤坏死区域。另外,探针CH1055-GK是一种安全的生物学探针。
其他文献
目的: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优先通过有氧糖酵解利用葡萄糖,这种独特的代谢方式称为“沃伯格效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小RNA(miRNA)可以调控这种代谢重编程。本研究旨在从肿瘤微环境的角度探索miR-885-5p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miR-885-5p在缺氧的肝癌微环境中是否调控“沃伯格效应”及潜在靶点;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miR-885-5p及其靶基因的功能和预后价值。方法:应用Ag
背景: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第四大最常见的癌症。晚期宫颈癌的平均总生存时期为16.8个月,五年的平均总生存率为68%。作为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应对外界刺激,维持细胞稳态的生物学过程,细胞自噬可能在宫颈肿瘤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许多研究表明,高危型HPV整合进宿主基因组后,可以抑制自噬通路的关键因子,如BECN1,Atg5,Atg8等分子的表达抑制自噬。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系统性地探究高危型HPV阳性的宫颈
微孔有机材料作为一种先进功能材料,其内部具有大量孔径大小小于2nm的孔隙结构。高微孔率结构特点使得微孔材料一般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此外,由于合成方法的多样化和构筑单元结构的可设计性,微孔有机聚合物材料还具有孔径大小可调控、孔壁化学环境可修饰、结构稳定等诸多优点,使其在气体吸附、分离、能源储存和微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微孔有机材料的实际性能指标与材料内部的孔结构参数有着直接联系。实现孔结构的有效调
本项研究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西宁盆地作为研究区,筛选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Linn.Gaertn.)、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Trin.)Nevski)、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碱茅(Puccinel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SREBPs)是动物脂质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脂肪酸和胆固醇生物合成过程中,超过20种关键酶的表达受到SREBPs的调控。目前绵羊育种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调控脂质代谢改善肉质品质,尽管脂质代谢的调控相当复杂,但是通过调节SREBPs的表达来调控脂质代谢和脂肪沉积,仍是一
落叶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对间伐材和人工林的需求比例愈来愈大,目前小径级落叶松材作为建筑结构材存在着尺寸稳定性差、强度硬度较低、应力大等缺陷,多因素致小径级落叶松的加工利用存在困难。胶合木材料经胶合工艺制成,具造型复杂多样、材料高效利用的特点,为小径材作为结构材提供了契机。本研究通过小径级落叶松制成胶合木材料并创新性地设计生产
目前很多研究已证实芽孢杆菌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但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分析其益生作用,很少有研究就其益生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芽孢杆菌对蛋鸡产蛋性能的改善主要与机体的激素水平、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反应、肠道屏障功能、肠道菌群结构、营养物质吸收、以及益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密切相关。本研究以海兰褐蛋鸡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不同添加剂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LCC1-0238对其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氟暴露可以引起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和腹痛等,而且有学者提出氟暴露可能是炎症性肠病(IBD)的诱因之一。小肠,是氟摄入体内后被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摄入氟的70-75%),其是否受到过量氟暴露的损伤还不甚清楚;结肠,是炎症性肠病的主要发生部位,氟暴露对其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也知之甚少;肠道微生物,机体最庞大的微生态系统,对机体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肠道菌群失调可
第一部分背景:在可视化动态监测机体生理及病理过程的光学成像中,得益于深层组织探测能力和高信噪比,近红外二区(NIR-Ⅱ,1000-1700 nm)荧光成像已成为目前研究领域热点。然而,大多数NIR-Ⅱ纳米探针因被肝脏、脾脏等器官的网状内皮系统(RES)捕获并大量滞留,无法正常代谢出机体,导致潜在的生物毒性极大地阻碍了其生物医学应用和转化。我们设计并合成了由β相Na YF4:Nd7%@Na YF4组
甘薯(Ipomea batatas[L.]Lam)是世界上营养最丰富的块根作物之一,其富含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促进健康的小分子抗氧化剂。紫心甘薯块根的紫色主要是由花青素的积累造成的,花青素可以清除自由基活性、减缓衰老、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等。因此,紫心甘薯很受消费者的青睐。花青素的合成除了受到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调控,还受到miRNA等转录后水平的调控。本研究首次筛选了甘薯miRNA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