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籽粒花青素合成规律及其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15088151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青素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水溶性色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表明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以及抗糖尿病等生物学活性,在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健康促进作用。黑色鲜食玉米作为一种新型特种鲜食玉米类型,除了具备鲜食玉米的口感好和营养丰富特性外,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资源。然而目前国际对富含花青素的鲜食玉米的研究和推广还不够深入,考虑到其重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研究黑色鲜食玉米花青素积累机理、开发其潜在食用和药用功能的需求十分迫切。本研究以国内自主选育的黑甜玉米(BSC)和黑糯玉米(L1)为研究对象,以广泛种植的黄甜玉米(YT28)以及白糯玉米(L2)、黄糯玉米(L3)分别作为黑甜玉米和黑糯玉米的对照材料。通过研究黑色鲜食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花青素含量及成分变化、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来阐明控制鲜食玉米籽粒花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通过不同发育阶段玉米转录组分析及对同一时期不同种类玉米多组学关联分析,探究花青素在鲜食玉米中合成代谢机制。通过构建I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食用添加黑甜玉米的饲料,探究鲜食玉米花青素类物质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鲜食玉米中花青素合成代谢关键因子,为食用富含花青素的鲜食玉米在人类糖脂调节方面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从而为富含花青素的鲜食玉米品质改良和附加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花青素含量结果显示,黑色鲜食玉米(BSC、L1)的花青素种类为矢车菊素、天竺葵素和芍药色素,两种黑色鲜食玉米类型中检测出的主要花青素糖苷类成分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籽粒发育过程中,总花青素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发育前期含量变化幅度大,后期趋缓。然而由于季节气温和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夏季的花青素含量高于秋季,且天竺葵素受到天气影响的效应相比另两种花青素更大。对花青素合成过程中主要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可发现,ANS、DFR、F3H和CHS等基因对花青素的合成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2.通过抗氧化活性分析发现,黑色鲜食玉米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BSC的抗氧化能力整体上随着籽粒发育阶段的推进而上升,然而L1的抗氧化水平随着籽粒发育进行反而下降。其中,BSC中游离态抗氧化水平高于结合态,L1中恰好相反,结合态水平高于游离态。通过对细胞抗氧化活性和总抗氧化活性的对比发现,细胞抗氧化活性明显低于总抗氧化活性,主要是由于细胞对多酚类物质吸收利用度的差别导致。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发育过程中,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玉米中的主要酚类成分如矢车菊素、阿魏酸与抗氧化水平也呈正相关。3.对BSC以及对照组YT28发育阶段授粉后5-20天(5-20 DAP)的籽粒进行转录组水平对比分析,并结合关键代谢物的组成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BSC花青素上色最快以及差异基因数量最多的时期是5-10 DAP。以YT28作对照,BSC与YT28在5 DAP的籽粒中共发现13478个差异基因,其中包括了与黄酮类物质合成相关的26个结构基因,18个基因上调表达,8个下调表达;两个品种在同一发育时期的籽粒的差异基因共332个,其中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基因包括有C4O、DFR、ANS和F3H。甜玉米转录组分析中,挑选出可能与调控花青素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包括:LHY-蛋白,MYBR95,pl和MYB3。其中前面三个在发育阶段呈上调表达,可能作为甜玉米花青素合成的激发因子;而MYB3在YT28中表达,在BSC中不表达,说明其可能作为抑制因子调控花青素的合成。4.对授粉后35天的成熟黑、白、黄糯玉米(L1、L2和L3)籽粒进行转录代谢关联分析,发现了黑糯玉米的特定代谢物包括13类花青素和花青素合成途径上相关的其他黄酮类代谢物,如二氢山奈酚、柚皮苷查尔酮、柚皮素等,其中含量最高的花青素类成分是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L1与L2和L3之间的差异基因共2189个,其中880个差异基因为黑糯玉米独有;已知的花青素合成途径中有7个基因属于这880个差异基因中,当中就包括转录因子r1和c1,其中有5个结构基因上调表达,与甜玉米共有的上调基因包括F3H、ANS、CHS和BZ1,转录因子r1也上调表达,c1表达变化不明显。说明转录因子r1可能是糯玉米花青素合成代谢中的激发因子。5.选取BSC作为研究黑甜玉米对db/db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调节作用的原料,经过6周饲养后,实验结果证实了含有BSC高剂量饲料组能够有效控制db/db糖尿病小鼠的体重增长;黑甜玉米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并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同时,黑甜玉米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改善血脂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调节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并对肝脏组织的病理症状有所减轻。
其他文献
神经系统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神经系统主要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结构传输电信号来协调身体各部位的活动。无论是中枢神经系统还是周围神经系统损伤都会破坏脑组织与目标组织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导致患者功能的丧失。因此恢复神经组织电信号传导功能,重新与远端目标组织建立信号传输,是神经损伤修复的关键。而目前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细胞治疗、外泌体治疗及组织工程支架治疗等策略均忽略了神经电信号传导
2.0μm单频光纤激光在高分辨率光谱学、非线性光学、激光雷达和引力波探测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μm单频激光对人眼安全,可应用于大气中的相干探测和空间通信领域。相比于常见的1.0μm单频光纤激光,2.0μm单频光纤激光拥有更高的非线性效应阈值,在单频光纤激光输出功率提升方面更具发展潜力。此外,高功率单频光纤激光可应用于长距离相干探测,且其低噪声特性使得探测灵敏度更高。为了满足相关应用领域对
与普通绝缘体不同,拓扑绝缘体的边界上存在受体拓扑保护的边界态。这种边界态对结构参数的平缓变化不敏感,在信号的无损传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除了在量子系统中实现电子的拓扑绝缘体,研究者们也试图在各种经典系统中寻找和实现拓扑绝缘体,包括光学、声学、机械、电路系统等等。其中,电路系统是最近几年才用于拓扑态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拓扑电路这一概念。拓扑电路主要基于共振电路网络建立的,所需的电子元件简单;并且
应力发光材料是一种在外界机械刺激(如:拉应力、压应力、剪切力以及摩擦力等)作用下将机械能转化为光能的介质,在人工智能皮肤、结构健康诊断和应力传感器等众多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基于新型应力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开展研究工作,针对当前生物体内应力分布原位、实时检测对应力发光材料发光波段、荧光强度和应用方法的需求,通过材料设计、机理研究和性能测试等方法,系统地开展了高性能近红外应力发光材料的设计、合
多视图聚类是机器学习的重要技术,旨在分析多个视图的数据特征对观测数据进行分组。由于基于张量的聚类分析有利于提取视图间的高阶相关统计,目前的多视图聚类研究重心从基于矩阵的子空间学习转移到基于张量的子空间学习。最近的研究表明,用三阶张量来表征多视图数据,并学习其低秩或稀疏的自表示张量实现多视图聚类是有效的,但是这些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的算法,极大的依赖于本质的张量自表示学习,但没有考虑求本质张量的
"叮咚、叮咚……"一阵急促的门铃声传来,我急忙拿起听筒。"嘿,女儿,快下来看看妈妈买了什么?"我飞奔下楼,眼前一亮,这不是我梦寐以求的折叠自行车吗?我围着自行车转了又转,迫不及待地骑了上去,在楼下的小操场上绕了几圈。"妈,为什么要买两辆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家就要实行‘低碳’生活了!以后去路途不远的地方,我和你爸就骑自行车带着你,不仅节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三得,
期刊
为保障某型涡扇航空发动机初始飞行前电源失效试验顺利开展,根据试验对发动机控制系统电源供电转换的要求,使用测量与控制集成的方式,通过硬件控制电路和LabVIEW软件设计,开展了该试验测控装置研制。实现了发动机稳定状态、加速性和减速性过程控制系统供电转换的控制,还实现了测量参数的同步采集。经试验验证,该装置满足试验对电源转换控制、测量参数采集的要求,解决了以往该类试验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试验效率,可推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增快,城市交通的繁荣发展也引发了诸如交通安全等众多社会问题,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核心是对交通事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城市交通系统是由驾驶人、车辆、道路和环境四种因素组成的动态耦合系统,安全行驶过程是指驾驶人在道路及环境的组合影响下,使用安全可控的驾驶行为操纵车辆的过程,一旦车辆、道路和环境组合的外界刺激超过驾驶人心理预期,会导致驾驶人采用不当
细菌胞外电子传递(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EET)是细菌将细胞内代谢产生的电子传递给胞外电子受体的过程,是自然环境中物质代谢、元素循环、能量转换等过程的重要驱动力。基于微生物EET发展起来的生物电化学技术在污染物降解、环境修复、医疗健康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对EET的研究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如Geobacter和Shewanella)为主,而对革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引发电子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朝着高性能、高集成和微型化的发展浪潮,进而导致其在极端狭小空间下产生超高热流密度。在狭小空间内实现高效散热成为现代先进电子设备研发与应用的重大技术挑战。超薄均热板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较大传热面积和较好的均温性能等优点,是目前业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极大的蒸汽流动阻力,传统的气液异面超薄均热板设计难以实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