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封建家庭的一部优秀长篇巨著。自1932年出版以来,《家》在国内多次出版以及再版,并被改编成话剧、戏剧、电影和电视剧等形式。迄今为止,《家》已经被翻译为英、法、德、俄、日、泰等20多种语言。1958年著名翻译家沙博理先生翻译的英译本The Family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目前对中文版《家》的研究已经不胜枚举,但关于其英译本The Family的研究却相对薄弱。且大多数学者是从翻译美学视角、文学文体学视角、功能翻译理论和系统功能等视角进行的。因此,需从其他角度对其译本进行研究,使研究更加全面和系统。本文选取了沙博理先生翻译的The Family作为研究对象,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为视角,旨在探讨和分析《家》的英译本在哪些方面做出了顺应,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译者的选择以及译者在翻译中是如何做出顺应的。本文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框架,文本分析和结论五大部分。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回顾了:顺应论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应用,顺应论在文学翻译研究领域的应用以及对《家》的翻译的研究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文本分析是以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对比原文译文,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意识凸显性这四个方面进行的。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影响译者做出选择和顺应的因素是诸多的。从宏观来说主要有目的语语言系统、目的语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系统。微观上指在语言结构所有层次上对语言的顺应与选择。(2)在《家》的英译本中,沙博里先生采取了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具体而言,他主要采用了直译,意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省译,转换翻译和音译等翻译方法。(3)沙博里先生在翻译中对某些细节的处理有待商榷。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进一步丰富《家》的翻译研究和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尽到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