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员工创造力影响机制模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加速,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日趋激烈,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只有拥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如何提高员工的创造力成为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的关键。   本文基于员工创造力的已有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了组织中存在的两种社会交换关系,即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和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首先,在查阅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个体、工作、团队、组织层面回顾了创造力的研究进展。然后,尝试构建了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模型,探讨内部动机、创新自我效能在影响机制中发挥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八家企业的235名员工进行调查。使用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拟合。最后,验证了领导一成员交换、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模型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人口统计变量对员工的创造力的影响不显著。   (2)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和组织支持感能够显著提高创造力。   (3)员工的内部动机和创新自我效能能够显著提高员工在工作中的创造力。   (4)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和组织支持感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地影响员工的创造力。社会交换关系与创造力之间存在多个变量发挥中介作用。   本研究探讨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首次将内部动机、创新自我效能一起作为中介变量纳入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模型,并揭示了创造力应该从个体与情景互动的角度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创新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指导企业为员工营造支持性的创新氛围,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建立组织与员工之间良好的社会交换关系,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知识型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企业中知识型员工如何产生较高的绩效,影响其绩效的因素有哪些,这引起了中外学
创新网络作为一种独特的组织形式,可以帮助企业从网络内外部获得异质性知识、技术以及信息等创新资源,从而达到提升创新绩效与获取竞争优势的目的。网络中组织主体的知识搜寻活
【重庆市铜梁县关溅中学校,重庆铜梁402563】  【摘要】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所以,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只有关注课堂,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初中;农村;教学;有效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里.D.鲍里奇基在他的专著《有效教学方法》中指出:“有效”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