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无牙颌后牙区颌骨的三维重建及测量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yanh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螺旋CT扫描,对活体人下颌无牙颌颌骨的后牙区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了解下颌无牙颌颌骨的解剖特点、下颌管在无牙颌骨中的走行特征,寻找在低骨量下颌骨后牙区种植时防止下齿槽神经损伤的方法,为牙槽嵴萎缩的下颌后牙区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4例(48侧)下颌无牙的志愿者(全口无牙18例,下颌无牙6例),对下颌骨进行螺旋CT连续容积扫描与三维重建,扫描层厚1mm,重建层厚1mm,在颏孔平面,截取颏孔、颏孔后缘5mm、10mm、15mm、20mm处与牙弓曲线垂直的侧横断面,在选取的侧横断面上,利用mimics8.1软件测量下颌无牙颌颌骨后牙区的牙槽嵴、颌骨及下颌管的有关数据,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全部受试者下颌骨三维图像显示良好,获得影像细致逼真、与实体一致的下颌无牙颌骨模型。2、对测量所得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得下颌无牙颌颌骨后牙区的牙槽嵴和下颌管的相关数据。3、无牙下颌骨的下颌神经管到颊侧骨板的距离从颏孔区向颏孔后20mm的方向逐渐增宽、下颌神经管到舌侧骨板的距离从颏孔区向颏孔后20mm的方向逐渐减小;4、牙槽嵴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宽;牙槽嵴宽度由下向上逐渐减小。结论:本试验应用螺旋CT对活体人无牙下颌骨连续容积扫描,利用mimics8.1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的三维图像可以被任意角度旋转、任选层面切割观察和测量;获得了下颌骨及下颌管细致逼真的三维影像,直观逼真的反映下颌管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位置,总结了下颌无牙颌骨后牙区的牙槽嵴和下颌管的解剖特点,从三维角度重新认识下颌无牙颌骨后牙区种植的解剖条件,为下颌无牙颌颌骨的种植提供参考数据。研究结果对指导临床医生选择适宜的种植体及植入方向、制定最佳手术方案、扩大种植适应症、预防下齿槽神经的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种植成功率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因其美观、舒适、可摘等特点逐渐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生的青睐。隐形矫治过程中使用特定软件(如Invisalign使用的ClinCheck软件)来发布患者的矫治方案,在正畸医师使用隐形矫治器虚拟的设置治疗目标位的过程中,患者的3D方案是对每个治疗步骤进行评估的起点。因此,从正畸医师的角度来看,患者真实的初始情况与数字化模型之间、数字化模拟的牙齿移动与实际的临床治疗结果之间尽可能的吻
本文基于对公路运输行业开展高效经济管理的意义,结合当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了后续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公路运输的策略,为行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思路.
摘要:在国家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越加重视的当下,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在一线工作的青年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认识到,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实现优良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教、学、研并举更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一、教——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热情。  在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
目的:观察不同大小的羟基磷灰石对成牙本质细胞(MDPC-23)的生长的影响。方法:将成牙本质细胞(MDPC-23)分别培养于不同颗粒大小的羟基磷灰石铺面的玻片,即20纳米大小的羟基磷灰
目的:应用固定矫治技术配合交互牵引,治疗双侧磨牙正锁牙合。材料与方法:取自大连市奥索口腔门诊部2011年4月收治的一例双侧磨牙正锁牙合患者,男性,来诊年龄18周岁,汉族。双侧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