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勒克莱齐奥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勒克莱齐奥为法国当代重要作家,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于2008年10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1983年携《沙漠》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以来,勒克莱齐奥在中国的译介历程已超过三十年,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翻译活动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译本的产生过程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翻译创作首先对译者的素质有相当的要求;翻译传播的效力受到社会生产水平的限制,要借助于出版社、书店、图书馆、媒体等社会设施才能实现;翻译消费则直接关系到翻译社会功能的发挥,这也使得翻译生产必须充分考虑读者的要求。可见,在对翻译活动的分析中,社会运作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本论文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选取勒克莱齐奥的中文译介为研究对象,借用布尔迪厄的社会场域理论和翻译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通过对作家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历史进行梳理,研究作者、译者和出版者在翻译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着重探讨诺贝尔文学奖对文学的翻译和传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论文在引言中阐述了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对翻译研究的启发性和重要性,引入布尔迪厄社会学中有关场域、习性和象征资本的相关概念,提出翻译活动是处在作者、译者、出版者和读者等行动者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翻译场之中,介绍翻译行动者的习性与象征资本这两种因素对翻译生产、传播和接受的影响。论文第一章首先对勒克莱齐奥在中国三十余年的译介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以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为时间节点将整个译介历程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关注作家是在何种社会语境下进入中国的,以及在两个阶段中作家的翻译、出版和相关研究状况。论文第二章探讨翻译和翻译行动者的关系,对译者、出版者和作者对翻译生产的介入加以研究。首先,分析勒克莱齐奥的中文译者群体的特征,以及其文本翻译和文本研究之间存在的互动性。其次,对作者中文出版者的分布作一整理,并重点介绍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勒克莱齐奥译介与传播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功。最后,分析作者自身的积极态度和介入的深入程度对其作品译介和传播的促进作用。论文第三章探讨诺贝尔文学奖对勒克莱齐奥的译介和传播的影响。指出在翻译场中诺贝尔文学奖是如何充当象征资本,以及由社会资本转化而来的象征资本是如何推动勒克莱齐奥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翻译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场,引入布尔迪厄的社会场域、习性与象征资本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翻译行动者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为文学的译介研究打开了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与视角。
其他文献
形象学是比较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领域,主要研究文学作品中,自我如何观察并想象某一他者形象,并探究形象产生的社会及历史背景。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间简单透明的交换过程,事实上
本文选取上海1993年~2017年的经济数据,利用索洛模型对上海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通过Eviews软件对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资本存量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贡献率约50%,其次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作为中国经济的代表人物,各行各业的中国企业家们也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总结分析我院5年来32例小于35岁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探讨对该病的早期诊断,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本文主要是在对《现在进行天气预报——跑马灯播报100年世界历史(Und Nun Zum Wetter-100 Jahre Weltgeschichte im Liveticker)》第9至44页进行试译的基础上撰写的研究报告
由于金融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临国内融资难的中小企业希望通过海外上市融资。从融资的角度来看,海外上市融资与国内融资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但它们之间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