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O二聚体及混合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85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高能体系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不仅可以为炸药的配方设计提供理论指导,而且还能推进含能材料学科的发展。本论文应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计算研究了NTO(3-硝基-1,2,4-三唑-5-酮)二聚体和混合体系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采用HF、MP2和DFT方法在6-31G*和6-311G**等基组水平下,研究了NTO分子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IR谱和热力学性质,此外,还对NTO同分异构体的互变机理进行了探讨。 在DFT-B3LYP/6-311++G**水平下对(NTO)2进行计算研究,求得(NTO)2的六种优化构型,通过能量分析,六种优化二聚体的稳定性排序为Ⅶ>Ⅵ>Ⅴ>Ⅳ>Ⅲ>Ⅱ,构型Ⅶ的结合能最大,为53.66 kJ·mol-1。(NTO)2均以较强氢键结合而成,其中构型Ⅴ、Ⅵ和Ⅶ中均存在两个强氢键O…H-N(O与三唑环C5相连),形成八元环结构。Ⅲ和Ⅳ中有一个强氢键和另一个为硝基N-O参予的弱氢键,形成九元环结构。(NTO)2的电荷转移主要是由于一子体系中O的孤对电子向另一子体系中最临近的N-H反键轨道转移。 在B3LYP/6-311++G**水平上,经基组叠加误差和零点能校正,求得NTO与NH3和NTO与H2O的最大结合能为分别为37.58kJ·mol-1和30.14kJ·mol-1,NTO与NH3间的电荷转移主要是由于NH3中N的孤对电子向NTO的N-H反键轨道转移。NTO与H2O间的电荷转移主要是由于H2O中O的孤对电子向NTO的N-H反键轨道转移。
其他文献
通过讨论系统输入输出的极限形式,给出了系统参数的一个约束条件。在此约束条 件下讨论系统的参数估计问题,给出了系统参数带约束条件的最小二乘估计。由于在约束条件中随机干
介绍深圳邮件处理及物流配送中心工程厂区道路地基与地基处理的情况和特点,经过试夯确定强夯参数,分析在处理厚层软土地基的难点,通过强夯置换加强地基的稳定,并探讨地基处理
<正>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
"气至病所"属于针灸学"针感"的范畴,是经络的感应现象,亦是针刺治疗中判断疗效优劣的标准之一。"气至病所"又是针刺的治疗感应,《灵枢》云:"针则热气至",又补充到"运气走至疼
坡度是影响坡面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流失过程的重要因素。室内模拟降雨试验表明,当坡长一定时,不仅土壤侵蚀量存在一个“侵蚀临界坡度”,土壤矿质氮流失量随坡度变化也存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