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镇公务员是我国执政队伍最基层的一支队伍,直面群众,服务农村,是党和政府与乡镇群众最基础的桥梁和纽带。但乡镇公务员工作涉及农村基层方方面面,内容繁琐,与“一票否决”的工作机制带来的极大工作压力不相符的是基于金字塔底端的待遇收入和狭窄的晋升渠道,使近年来乡镇公务员单向流动现象越来越明显。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但粤西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明显,一支稳定的乡镇公务员队伍对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缩小粤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很多乡镇公务员以乡镇政府作为“踏板”,乡镇公务员单向离职现象越来越明显。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公共部门职工离职倾向的研究均显示心理契约是管理公共部门职工的重要因素。基于自身在阳西县乡镇工作背景,为提高阳西县乡镇政府的效能,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在阳西县的践行,需要了解阳西县乡镇公务员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之间是什么关系,心理契约如何影响阳西县乡镇公务员的离职倾向等重点问题,以降低阳西县乡镇公务员离职倾向发生的概率,减少离职行为。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访谈法,在国内学者较为认可的心理契约三维结构的基础上,沿用国内学者李原的心理契约组织责任三维度,结合我国行政体制架构和公务员行业发展特点,将社会认可纳入了测量范围,以阳西县乡镇公务员心理契约为自变量,以离职倾向为因变量,提出变量间关系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阳西县乡镇公务员心理契约的数据,并应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心理契约对阳西县乡镇公务员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阳西县乡镇公务员的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心理契约能负向预测阳西县乡镇公务员的离职倾向,且心理契约规范型责任、发展型责任、环境型责任三个不同维度对阳西县乡镇公务员的离职倾向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作用,其中规范型责任对离职倾向的负向预测结果最为显著,环境型责任对离职倾向的负向预测力度最弱。以研究结果为依据,基于心理契约理论,从发展型责任、规范型责任、环境型责任三个维度以及阳西县乡镇公务员个体层面共四个方面提出降低阳西县乡镇公务员离职倾向的建议,如促进乡镇公务员薪酬体制改革,提高偏远地区乡镇岗位补贴,实行分类管理制度,提高乡镇公务员的社会认同感,适当放宽户籍考生报考条件,加强乡镇公务员的职业认同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