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频繁发生,出现各种假冒伪劣食品充斥市场,造成社会成本的巨大浪费,也对公民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还对企业自身社会形象和财务绩效带来负面影响。这些事件的发生也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里有没有融入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两者对财务绩效产生何种影响?因此,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发挥的传导效应。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选取2012-2018年64家食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财务绩效”的分析模型。然后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和内部控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研究旨在引导食品类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管理体系并全面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食品企业当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前1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则比前2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这说明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的滞后性不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财务绩效产生及时效应;第二,食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能够正向影响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第三,内部控制在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根据样本企业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还表明:食品企业财务绩效受规模效应和成长性的正向影响;所有权性质不同的企业财务绩效无明显差异。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企业应当培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偏好,同时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内控的建设之中;政府应当对食品行业进行规制指导,制定奖惩制度;强调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最后,提出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也对未来研究做了合理性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