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被誉为“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国家赔偿制度。国家赔偿是现代法治国家承担法律责任的重要形式之一,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制度的重要内容。从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看,学者大多侧重对行政赔偿实体问题的研究,对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研究很少涉及;从实践操作层面看,行政赔偿诉讼程序存在的缺陷日益凸显。因此,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系统的方法,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行政赔偿诉讼程序进行了梳理,对完善我国行政赔偿诉讼程序进行了探讨。从总体结构看,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提出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为本论文的研究做出铺垫。正文主要是从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基本理论、种类、主体、具体程序、举证责任这五个方面作了系统的分析。具体而言,第一部分对行政赔偿诉讼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厘清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为研究行政赔偿诉讼程序划定了范围;第二部分对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种类进行了分析,该部分先考察了部分国家或地区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种类,然后专门针对我国的行政赔偿诉讼程序的种类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对行政赔偿诉讼的提起程序进行分析,该部分先分析了我国行政赔偿诉讼的主体资格,然后对受理的立法规定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对行政赔偿诉讼具体程序的设定进行分析,该部分先从管辖、审理方式等方面对部分国家进行了考察,然后重点对我国行政赔偿诉讼程序适用的规则和具体程序存在的特殊之处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是对行政赔偿诉讼举证责任进行分析,该部分同样是先介绍了外国的行政赔偿诉讼举证规则,再对我国行政赔偿诉讼程序举证范围和适用规则方面进行了分析。结论部分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总结,深化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