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欧洲联盟的正式建立,欧盟成员国决心在推进经济货币联盟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政治一体化,包括实施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CFSP),努力做到在国际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中国与欧洲联盟的前身——欧共体于1975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之后,欧盟共同对华政策逐渐确立并不断完善,中欧关系随之日益密切。因此,无论是从促进中国与欧盟成员国双边关系发展的角度还是制定对欧盟政策的角度,深入研究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发展状况及其指导下的中欧关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历史演进和国际关系两种视角,通过历史研究和现实分析相结合,系统地考察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其框架下的中欧关系的发展,尤其侧重于1990年代即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确立以来的欧盟对华政策的演变。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剖析了影响欧盟对华政策的内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对策,为中国发展对欧关系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发展历程,为其对华政策的研究提供背景。第二部分概述欧盟共同对华政策的发展,重点分析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确立以来的中欧关系的情况,进而概括出不同时期欧盟对华政策的主要特征和动力,以及双边合作的成果。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欧盟对华政策的内外因素。经济利益、战略认同是中欧关系的主要动力,欧盟CFSP决策的“双轨制”为中欧关系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和新的挑战,不同的战略关切问题不时会为中欧关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此外,美国也是影响中欧关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第四部分探讨了中欧关系的现状,并在前几部分的基础上,对中国对欧政策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通过以上论述,作者认为:1、欧盟对华的经济利益及国际战略需求决定了欧盟对华政策持续提升的趋势。2、中欧关系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因素。3、面对国际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中国应更加重视欧盟的作用、加强对欧盟的研究力度、外交上采取更主动的策略、提升中国在欧盟的形象。4、中国应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合作,推动亚洲联合的步伐。同时重视美国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