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基于“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指导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新思路及临床数据。材料与方法:本课题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试验组基于“女子以肝为先天”选取太冲穴、肝俞穴、中都穴和关元穴进行针灸治疗,从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基于“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指导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新思路及临床数据。材料与方法:本课题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试验组基于“女子以肝为先天”选取太冲穴、肝俞穴、中都穴和关元穴进行针灸治疗,从经前5日开始至行经第1日,日1次;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于经前1日开始,连服3天,一次0.3g,日2次,疼痛缓解即可停药。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CMSS评分及VAS评分变化,分析两组的痛经症状评定标准差异。结果:1.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病程和病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痛经症状评分、VAS评分、CMSS评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的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组间各项评分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近期改善痛经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发现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远期痛经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3.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0%,对照组为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疗效相近。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0%,对照组为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4.临床安全性分析:现有试验条件下,未发现针刺太冲穴、肝俞穴及中都穴配合艾灸关元穴的疗法有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上述结果得出,基于“女子以肝为先天”指导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可靠,且不易复发,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梳理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领域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该领域的发展脉络,找到核心研究人物、研究团队及科研机构,总结发现该领域研究热点,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科研人员研究该领域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对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领域的期刊文献及硕博学位论文中,包括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
目的:评价健脾化痰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证据支持。资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01月到2019年12月在万方、中国知网(CNKI)、维普、Pub Med、SpringerJournals、ScienceOnline等中英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中所有健脾化痰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RCT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质量评价表制定纳排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
目的:探究中医传统针刺疗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病例全部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均符合恶性肿瘤伴有癌性疼痛的诊断。共收集病例80例,将其中使用针刺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列入针刺组,将单纯应用三阶梯止痛药治疗列入非针刺组。后分别将两组患者中NRS评分1-3分患者纳入轻度疼痛组,NRS评分为4-10分纳入中重度疼痛组。其中
目的:通过对近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文献研究,运用现代学统计软件,对中医证治规律进行总结归纳,探讨其规律,明确中医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优势,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规范方案提供临床参考,提高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材料与方法:1.通过对中文数据库(CNKI)、维普以及万方进行检索,检索期限为2015年7月-2020年8月。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慢性阻塞性
目的: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对近八年周文波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肺癌的方药进行统计分析,全面分析其在临床的组方规律,总结其治疗肺癌的核心学术思想,为临床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本研究通过筛选周文波教授于2013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肿瘤病房诊治的肺癌患者的病案,通过收集,筛选,整理后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方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并建立相应的数据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辨证多种权威文献和学术界辨证论治文献的全面交叉比较,揭示糖尿病足中医辨证问题的复杂表现形式和基本成因,提出糖尿病足中医辨证规范的对策与方法。材料与方法:1.搜集当今各主管部门颁布且常用的糖尿病足中医辨证权威文献,包括《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统编教材《中医外科学》等14部权威文献的辨证资料。2.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近10年来中文期刊正式发表的糖尿病足中医临床辨证论
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的一般情况、自我效能感及健康素养现状,旨在了解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及各维度的水平,探讨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农村空巢老人自我效能感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从自我效能感角度改善和提升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素养水平寻求方法和途径。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时间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选取辽宁省朝阳市某县农村地区符合纳排标准的176位空巢老人
目的:通过电针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与常规针刺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两种治疗方式相对比,观察两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沈阳市妇婴医院就诊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6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应用PASS软件,以就诊时间参照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纳入符合诊断标准患者各33例,且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临床观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病程、年龄
目的:本次实验拟通过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穴,运用健脾和胃、利水降脂的治疗原则,以心脏为研究对象,MCP-1/CCR2信号通路为切入点,观察针刺对MCP-1/CCR2信号通路及相关炎症因子IL-6、TNF-α和心脏炎症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用10只6周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WKY大鼠)设为正常组,40只雄性6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肥胖模型组、针
目的:此文通过分析论述脾虚、痰湿及中风后遗症之间的关系,整理陈以国教授通过调气通阳、健脾祛湿以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归纳陈以国教授从脾论治疾病的临床特色,扩宽了解决疑难杂症的治疗思路。方法:1.通过整理古籍文献中痰的概念及认识、痰的生成、脾与痰的关系、痰瘀与中风后遗症的发病关系、以及脾与中风后遗症的发病关系,并结合肥甘厚味易伤脾致虚生痰的特点,总结出从脾论治的必要性,结合陈以国教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