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干燥的结构干缩过程与内部高压蒸汽破坏机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anyuanhang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煤的高含水特性限制了其大规模高效利用。因此,褐煤利用必须进行干燥。由于热稳定性差,干燥过程易发生严重碎裂和粉化,进而影响生产安全和连续性,褐煤稳定性干燥与干燥稳定性面临诸多科学与技术问题。作为典型的多孔液固结构,褐煤干燥过程的孔道气-液运移外溢导致其结构收缩干裂,煤相低渗透产生高温环境的高压蒸汽膨胀,二者作用及其叠加导致本底疏松的褐煤结构损伤。通过研究褐煤干燥的干裂收缩过程机制与高压蒸汽膨胀破坏机理,构建褐煤干燥结构损伤模型,将有助于遏制褐煤干燥粉化、提高褐煤干燥稳定性与效率。本文以我国年轻褐煤的代表——昭通褐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褐煤干燥的干裂收缩过程与内部高压蒸汽膨胀破坏机制。首先,在研究褐煤高含湿多孔结构本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表征褐煤干燥过程中的气-液运移,并以干燥收缩过程与内部高压蒸汽破坏行为为切入点,阐明水分运移诱导的收缩过程与颗粒内部高压蒸汽的演化与运移行为。其次,将裂纹发育与颗粒强度作为褐煤结构损伤的主要表征指标,对褐煤颗粒干燥过程中的细观和宏观结构损伤的系统研究,构建基于干缩过程与高压蒸汽影响下的褐煤干燥结构损伤的机制,并提出褐煤干燥过程颗粒粉化预防策略。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褐煤干燥过程中的气-液运移,为探究水分运移诱导的收缩行为及内部高压蒸汽演化与迁移奠定了基础。在常温单侧干燥的快速干燥阶段,自由水被完全脱除;之后慢速干燥阶段主要发生孔隙水的脱除。水分传递系数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干燥初始阶段,水分以液体的形式在大孔隙中快速运移;当水分含量降低到0.95 gmoisture/gdry coal左右后水分以液体和蒸汽的混合形式传输;水分含量小于0.2 gmoisture/gdry coal后仅发生蒸汽输送。褐煤的单侧加热干燥过程同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快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较快,水分以液体输送为主,该阶段受干燥温度控制;慢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较小,干燥速率取决于内部结构和水分的扩散传递过程。研究了昭通褐煤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过程与特性,探讨了单独干缩过程影响下表面裂纹的发育过程。褐煤二维结构的水分脱除和结构收缩几乎同时发生,二者满足如下关系:P=-6.922+142.488X-63.984X2+10.430X3。干燥过程中不同类型水分的脱除产生了不同的收缩行为:快速干燥阶段随自由水的脱除褐煤体积缓慢收缩;当水分含量降低到0.95 gmoisture/gdry coal后干燥进入慢速干燥阶段,该阶段内由于孔隙水的脱除使得体积快速收缩。干缩过程影响下褐煤颗粒表面裂纹经历了“快速发育-稳定-收缩/闭合”的过程,且以横贯颗粒表面的较宽的长裂纹为主。采用高温核磁共振系统研究了褐煤内部高压蒸汽的演化与运移,分析了内部高压蒸汽影响下的表面裂纹发育。在快速干燥阶段,热气流传递的热量主要用于均匀加热褐煤样品;进入慢速干燥阶段后,褐煤内部温度梯度增大。170℃干燥时,干燥了19.5 h后干燥前沿移动至距离底部24.1 mm的位置,干燥前沿处温度从66.0℃快速升高到117.7℃,压力也从26.1 k Pa大幅度增加到184.0 k Pa。高温干燥时干燥前沿处的蒸汽压力较高,此时干燥前沿的移动速率更快,因而高压膨胀应力对褐煤结构的破坏更为严重。单独高压蒸汽影响下在褐煤二维平板表面生成了均匀分布的细小的微裂纹。干燥温度升高,高压蒸汽的影响显著增强,形成的微裂纹网络结构越致密,且裂纹发育速率更快。系统研究了褐煤颗粒热风干燥过程中的结构损伤,基于干缩过程与内部高压蒸汽演化与运移过程构建了褐煤的干燥结构损伤的物理机制。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表面裂纹率与水分含量、干燥温度存在如下关系:CR=(-56.30+0.73T′-3.81×10-3T′2)X+(76.63-0.91T′+4.83×10-3T′2)。褐煤颗粒的抗碎强度随水分含量的降低而减小,与水分含量满足如下关系:CS=37.48+113.26X-71.78X2+15.47X3。热风干燥的褐煤颗粒干缩过程仅与水分含量有关,而温度对结构产生的损伤体现在颗粒内部的高压蒸汽的破坏行为。当干燥温度较低时,干缩过程对结构的损伤占据主导;干燥温度升高后,高压蒸汽影响显著增强。干缩过程影响下形成的长裂纹与高压蒸汽影响下形成的微裂纹在褐煤颗粒内部共同构成了三维裂纹网络,干燥温度越高,长裂纹越宽,微裂纹越致密,形成的三维裂纹网络也更为致密,此时对褐煤颗粒的损伤也更为严重。以褐煤颗粒的干燥损伤机制为指导,拟定了褐煤颗粒干燥损伤的预防策略,采用分阶段干燥操作在提高干燥速率的同时尽可能防止颗粒发生破碎,保证干燥过程的高效、安全运行。综上,本文以干燥过程中的气-液运移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干缩过程和高压蒸汽影响下的褐煤干燥碎裂损伤机制,有助于更为深入地理解了褐煤干燥过程的高含湿多孔液固结构损伤的诱因及演化,为实现干燥过程中对碎裂行为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提高褐煤干燥过程的稳定性与效率,促进我国褐煤干燥提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论文共包括106幅图,12个表格,222篇参考文献。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性减碳目标提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更大需求,电网结构也将因此发生较大改变,配电网将面临电力供需就地平衡、能量双向流动等新问题。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分布式光伏发电大量并网将给配电网带来了较大冲击,对电网规划带来了巨大挑战。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的根本依据。本文立足城市配电实际,考虑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等大量可能在城市配电网出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位置服务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室内定位技术中,UWB具有定位精度高,抗多径能力强,信息传输快捷安全等优点,是实现高精度室内定位的优选之一。本文针对UWB定位方法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1.针对UWB基站数量受限时无法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基站UWB三维定位算法,实测实验表明,该方法在X、Y上的定位精度达到了分米级,能够满足紧急条件下的定位需求。2.针
学位
学位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综合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了促进学前幼儿的综合健康发展,教师需要在明确素质教育核心理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学前教学的重要因素,以符合幼儿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对幼儿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本文以绘本教学为例,针对善用绘本提升幼儿园小班幼儿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本文主要研究图的两类点染色问题:列表染色和DP染色。图G的一个正常点染色是颜色集对G中每个顶点的一个分配,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顶点染不同的颜色。图G的一个列表分配L是指给G的每一个点v分配一个列表为L(v)的色集。给定一个列表分配L,如果G中存在一个正常点染色f,使得对每一个点v∈V(G)都有f(v)∈L(v),则称G是L-可染的。如果对G每一个列表分配L满足对G的每一个点v有L(v)≥k时,G都是
居民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负荷柔性较强、需求响应潜力大,探索居民用电行为规律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居民家庭用电行为差异性较大、决策主体多样性较高,使得挖掘其需求响应潜力变得十分困难。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尤其是新一代智能电表能够以几秒到几十秒的频率采集电力负荷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用户真实的用电行为,蕴藏着极大的研究价值。但
近几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大量计提商誉减值导致公司业绩“大变脸”,公司股票在短期内连续暴跌,触及到资本市场的稳定,进而引起监管部门、财经媒体和学者的密切关注。商誉减值作为公司以往并购活动的衍生品,会向市场释放出一种公司业绩不好的信号,往往引起股东和债权人的消极反应,进而给公司带来广泛而负面的经济后果,严重时可能导致公司陷入持续经营危机,恶化未来现金流,影响公司的生产和经营。因此,研究商誉减值给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空间迅速蔓延,城市热环境不断恶化。城市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影响城市热环境的重要因素,而空间规划作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传导工具,对于热环境的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全面、系统的了解空间规划因子对于城市热环境时空异质性的作用机制,通过空间规划手段引导安全、舒适的热环境格局,对于促进城市高品质人居环境的建设、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国内城市化进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