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密集高层建筑群引起地面沉降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面沉降是世界各地城市所面临的共性课题,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人为诱发的地面沉降有加速的趋势。地面沉降的发生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但长期的沉降累计已造成道路开裂、各类管线受损、建筑物倾斜或开裂等,给城市居民带来严重的不便,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的情况下,密集高层建筑群等工程环境效应诱发的地面沉降已成为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以上海软土地区密集高层建筑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室内一般模型试验和离心模型试验,结合环境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运用非等时距GM(1,1)模型和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对上海软土地区密集高层建筑群作用下的地面沉降机理、地面沉降预测和建筑容积率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室内一般模型试验,得出密集高层建筑群造成的区域性地面沉降特点是距离建筑物中心一倍基础宽度范围内的地面沉降大于建筑物本身的沉降,以高层建筑群区域中心的沉降最大,密集高层建筑群之间存在明显的沉降叠加效应。密集高层建筑群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与建筑物的施工顺序有关。叠加效应表现在超静孔隙水压力与土压力均呈阶梯形增长,对应于土层的变形与建筑物的沉降也呈现阶梯形增长,在荷重的施加阶段变形会有明显的突变,这会造成变形与沉降超过预期的估计,使建筑物的沉降超过容许值。   (2)离心模型试验能够使模型达到与原型相同的应力水平,并且可以模拟长时间的地面沉降,而室内一般模型试验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所以在区域不同位置及土层分层沉降研究中,两者表现出一些差异,但沉降总体趋势是一致的。区域中心位置沉降量很大,体现了密集高层建筑群对区域中心的叠加效应非常显著,可能会使区域中心沉降超过容许值,带来地面沉降灾害。离心模型试验模拟了密集高层建筑群不同建筑间距对地面沉降的影响,间距越小时,对区域中心的沉降叠加效应越明显,因此可以适当增大密集高层建筑群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来降低叠加效应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离心模型试验桩基持力层区域中心位置的孔隙水压力较大,体现了密集高层建筑群对区域中心位置的叠加效应比较大;受到桩端不断扰动和不断调整过程的影响,建筑物下方的土压力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3)离心模型试验在达到稳定加速度前的加速阶段,可以较好地模拟密集高层建筑群的施工过程。室内一般模型试验中四幢建筑物荷载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施加,体现出密集高层建筑物之间施工先后顺序对沉降的叠加效应。   (4)在密集高层建筑群离心模型试验引起地面沉降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离心模型土体比降概念,并用三阶衰减指数函数对不同土层的沉降历时曲线进行了拟合,该函数可以预测土层沉降。   (5)粘性土颗粒在密集高层建筑群荷载及叠加效应的作用下,微观结构中片状棱角被钝化,随着颗粒结构单元的压密,大孔隙减少并形成大量较小孔隙,试验后土体中较大孔隙没有减少反而增多,最终造成孔径平均值增大,总孔隙度反而有所减少。粉砂土在试验前颗粒与颗粒之间交错排列,颗粒之间孔隙较大,棱角比较明显,在受力过程中,以颗粒与颗粒之间接触角度调整为主,孔隙变小,最终导致试验后土体孔径平均值和总比表面积有所减小。   (6)上海地区粘土和粉砂土均以大孔为主,并且在进汞过程中存在着“瓶颈”效应。粉砂土的孔径平均值随离心模型土体比降的增大而减小;粘性土的孔径平均值随比降的增大而增大。粉砂和粘土的总比表面积皆随比降的增大而减小。粉砂土的总孔隙度随着土体比降的增大而减小;粘土的总孔隙度随着土体比降的增大而增大。粉砂土的持水(汞)系数随着土体比降的增大而减小;粘土的持水(汞)系数随着土体比降的增大而增大。粘性土在不同的孔径范围具有四组不同的分形维数,粉砂土在不同的孔径范围具有三组不同的分形维数,由于砂性土中大孔隙所占比例比粘性土高,分形特征曲线上的直线段由粘性土的四段退化为砂性土的三段,分形维数段数的缺失说明不同土类的孔隙分布具有不同的分形特征。   (7)应用灰色理论建立的非等时距模型,对上海陆家嘴地区某高层建筑的沉降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相符合;对室内一般模型试验进行了沉降预测,并和试验观测数据以及自适应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对于工程环境效应引起的地面沉降,应用非等时距灰色理论模型进行沉降预测是可行的、精确的。   (8)地面建筑地质环境容量主要由地面沉降控制,其输出指标为建筑容积率。对上海软土地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面沉降灾害发育程度分区、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以及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地面建筑地质环境容量的评价体系。针对陆家嘴、徐家汇、中原和长桥四个典型地区不同地质结构和沉降控制要求,应用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输出建筑容积率并绘制了四个典型地区的建筑容积率示意图,为城市的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车间设施布局是工厂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整个企业生产系统运转的通畅程度有直接影响,而且,布局的优劣还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
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前人对其伴生矿物的研究成果,对四川锡石进行显微镜下观察,X粉晶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电子探针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激光拉曼光谱的分析,全面、
随着伺服驱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永磁同步交流电机驱动代替传统的齿轮等机械传动机构,在高速高精度的现代工业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伺服系统的控制参数与控制性能息息相关,当涉及到多轴伺服系统时,参数的反复试凑整定过程繁琐。本文以超高速卷接机组中各负载轮系的西门子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实际系统参数直接建模仿真的不准确问题,根据系统运行数据辨识被控对象的离散仿真模型,并依据仿真模型整定实际卷接机组控制参
以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基础数据为契机,采用以地面调查,遥感解译、山地工程等多种方式为调查手段,提出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提出适合
摘 要:深基坑施工是当前高层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施工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所采用的具体施工方法会直接关系到浓基坑工程的质量。因此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掌握好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全面控制好深基坑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特点;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4-0360-01  1 高
数字化是现代液压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现代液压技术带来了节约能源、灵活控制、提高自动化程度等很多优点。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液压元件的发展已从模拟元件转向数字元件,数字化已逐渐成为现代液压技术的主流。由高速开关阀控制数字向柱塞变量泵的液压回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液压系统,它在各种节能回路中具有最佳的节能效果。而且这种数字泵也具有很多优点,如它的抗污染能力强、重复性好;与计算机接口方便;价格低廉
结合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的可编程相位调制能力,分析了基于LC—SLM的相位型光栅波前曲率传感器的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拉普拉斯算子本征函数的闭环波前复原方法
电法勘探是传统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地质勘察、地下水开采、金属矿产勘探等领域,兼顾电剖面法横向分辨率高和电测深法纵向分辨率高的优点,电阻率层析成像成
由于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我国东部)地表矿和浅埋矿发现的机率越来越少,在现有大中型矿山深边部、厚层覆盖区寻找大型、特大型盲矿床已成为现在和今后的主攻对象,仅利用反映深度较
高强钢板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已成功应用于汽车车身加强件和吸能件,采用激光拼焊技术具有减少零部件和模具数量、优化材料用量、提高结构功能等特点。本文对不等厚高强钢/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