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耕地土壤空间变异及地力评价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eng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在时空上具有高变异性,它是连续的非均质变化体,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母质、地形、气候、生物、时间和人为因素。现今,农户多半依据传统的种植习惯耕种,忽视了土壤变异性,把地块作为统一均质耕种单元,大面积的施肥生产,这种耕作方式既使施肥缺乏针对性,导致区域内养分供给不平衡、肥料利用率低;又因肥料滥用造成农作物产量不高、耕地污染严重。所以,要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要全面地正确地认识耕地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情况,了解土壤养分与耕地质量的关系,正确的划分耕地地力等级,最终实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的科学管理。本文以黔江区耕地的土壤养分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养分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和耕地质量评价,掌握研究区耕地土壤养分肥力的空间分布情况及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为黔江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提供数据基础,为合理施肥,改良和提高土壤质量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内pH的范围在3.8~8.6之间,均值为5.61,表明研究区土壤总体呈酸性;有机质的含量在2.1-39.6g/kg之间,平均值为20.88g/kg;有效磷的含量在0.8-49.8mg/kg之间,均值为15.43mg/kg;速效钾的含量在9.0-235mg/kg,均值为107.95mg/kg。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7.97%,29.64%,57.64%,36.93%,都属于中等变异。其中有效磷的变异系数最大,表明土壤有效磷的变异性最大;而pH的变异系数最小,表明了研究区的土壤pH变异性最小。变异性大小顺序为: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2)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块金效应值分别为59.4%、70.5%、91.7%、66.1%。其中pH、有机质、速效钾都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是由结构因素(如成土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如施肥耕种)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有效磷具有弱空间自相关性,随机因素占变异的主导原因。(3)综合比较而言,反距离加权法是四种插值法中最优的插值方法,且四项土壤特性指标都是用反距离加权法(P=2时)插值时RMSE最小。(4)利用Arcgis9.3里的地统计分析模块,根据上述插值精度比较分析得出的适合各土壤特性的最优插值方法,分别对其进行空间插值,把水田和旱地评价单元分开进行统计分级。(5)本文对水田和旱地各个等级的面积进行了统计,其中水田表现为:一级地>二级地>三级地>四级地>五级地。而旱地则表现为:三级地>二级地>四级地>一级地>五级地。表明丘陵山地区的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中,水田和旱地的地力状况的确有显著的差异性。(6)选取2007年-2008年的田间试验样点,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验证其是否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水田分为较高水平、中等水平、较低水平三个等级进行验证,旱地同水田一样,每个等级选取两个样点。验证结果显示此次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全面深入的今天,高中数学课堂上仍然存在不同程度地沿袭应试教育的态势,满堂灌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其实,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总体要求下,教学中,适当停下前进的步伐,采取“停一步”,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时间,是必要的.教师“停一步”,学生的奇迹或许就会出现;教师“停一步”,可以产生师生的共鸣;教师“停一步”,期待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停一步”,使课堂有张有弛,充满无限的生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示错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示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效率,学生学习效率会明显改善.作为数学教师,本着探究性、针对性、目的性原则进行示错教学,应根据班级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采用适当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长期积累防错后,学生对知识印象也会非常深刻.  一、高中数学中示错教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