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alibaba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也就没有世界的存在。同时水又是人的精神的重要寄托,承载着人的喜怒哀乐,是人的思想情感的载体。因此,先秦文学中出现的大量的水意象,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本文分为六章,在运用民俗学、文字学、历史学、宗教学、文化学等多种方法基础上,更多的是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深入到先秦文学的文本内部,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先秦文学的水意象。 第一章论述由水的属性生成的意象,即属性型水意象。水有流动性、趋下性、柔弱性和清浊之分,水的不同属性、形态生成了不同的水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也多种多样。 水的流动意象在《诗经》中常常是人们内心动荡不安心情的写照,有时又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慰藉。而在楚辞中,屈原作品中的水的流动意象表达的是他内心的迷茫、惆怅,宋玉作品中的水的流动意象则是一种审美风尚的体现;先秦儒家在观照水的趋下意象时,把趋下的水看作是义、勇的象征,激发的是一种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精神。道家则把水的趋下作为美德善行的象征,而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把水的趋下流入江海和人民的归顺统治联系在一起;水的清浊不仅是人的视觉可以感受到的,而且寄托着先民的好恶之情、喜怒之感,蕴含着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清水意象成为善的象征,浊水意象则成为恶的化身,清浊之分引发的是人们对道德、人格上的理解。清水意象是峻洁人格的写照,是欢乐情感的载体,是长寿的象征。而浊水意象正好与此相反,成为否定性的对象;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物质,然而它又是最强大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因此,古代先民特别推崇柔弱不争的处世原则和人格理想。 第二章论述由水的功能生成的意象,即功能型水意象。水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多方面的需要,具体来说,主要有洗涤功能、润物功能、承载功能、鉴照功能和观赏功能。 先秦文学中的沐浴意象纷繁复杂,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神话。羲和、常羲浴日浴月的神话充满了浪漫色彩和大胆的想象,表达一种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沐浴是人神交往过程中的重要准备,表达的是对神灵的崇敬。沐浴又是两性交往的契机和纽带,表达的是爱的需要。先秦文学中的沐浴意象,往往交错着到洁与秽、净与垢。有的人物通过沐浴去垢还净,抛舍人生和社会的尘埃。有的人物则在沐浴过程中体现出洁与秽、净与垢的纠结;水是万物的本原,生命的本原,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存在都要靠水的滋润才能生存。但是由水的润物功能生成的意象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因此,人类美好的品行来自于水的润物功能,人的劣根性和疾病也来源于此;先秦文学中由水的承载功能生成的水意象多种多样,其所蕴含的意义也随着历史的推移而不断地变化,承载功能的水意象大多是抒发人的内心忧伤的情绪,引发的主要是一种沉重感和痛感;水是
其他文献
背景: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引起输尿管梗阻的原因很多,病变部位也不同,最后均将出现肾功能丧失,如为双侧梗阻,将导致肾功能衰竭。过去,输尿管梗阻病因诊断主要
近年来,我国积极发展经济,发展工业,却忽视了环境问题,大量耕地土壤遭受严重的工业重金属污染。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耕地土壤影响着农产品质量,若耕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建筑技术水平的发展,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长期的地震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高
<正>“双百市场工程”现场会是商务部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召开的一次全国性会议。来自
在传统EMS系统设计中,各种电网高级应用软件与SCADA系统捆绑在一起,高度耦合,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使得应用系统的开放性越来越迫切。如何借助标准化技术,将电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 MAS)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中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对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
如今,世界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概念的出现意味着未来所有生产和生活场景都面临着如何与互联网技术联系的问题。互联网时代的高流动性给大学图书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CAD是20世纪最杰出的工程技术成果之一,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随着三维图形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设计成为CAD技术应用的必然发展
开创生态型、环保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现代社会的必由途径。环保工程排放污水,对于创建优质的社会环境形成了较为恶劣的负面影响。因而处理城市污泥以及污水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