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一直为人所关注,如果能在早期识别对慢性脑积水进展潜在的危险因素,并予相应的临床干预,不仅可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并且可以为指导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根据入选与排除的标准,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于麻醉下接受动脉瘤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术的患者203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患者出现脑积水临床症状并经CT确诊以及定期CT复查,分为慢性脑积水组和无慢性脑积水组,其中发现慢性脑积水的患者例数为30例,无慢性脑积水的患者例数173例。根据参考的文献及在院治疗情况,选定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Hunt-Hess分级、术前改良Fisher评分、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动脉瘤位置、是否行去骨瓣减压、颅内感染等10个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有统计学有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讨论。结果:本研究203例成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发生慢性脑积水的患者30例(占14.78%),未发生慢性脑积水的患者173例(占85.22%);单因素统计分析得出患者的术前Hunt-Hess分级、术前改良Fisher评分、高血压病史、发生急性脑积水、颅内感染、是否行去骨瓣减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术前Hunt-Hess分级、颅内感染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论:综上,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血压病史、术前Hunt-Hess分级、术前改良Fisher评分、发生急性脑积水、颅内感染、去骨瓣减压与慢性脑积水发生相关,多因素结果分析后提示高血压病史、术前Hunt-Hess分级、颅内感染是慢性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感染的P值为0.000159,Wald值为14.261,是慢性脑积水发生的最相关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术前全身性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和肝脏炎症指标[甲胎蛋白(AFP)、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APRI)、γ-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GT/ALT)]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微血管侵犯(MVI)之间的相关性。并基于此建立HBV相关HCC患者MVI的早
目的研究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诱导的慢性癫痫幼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 L1,UCHL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的表达情况,及使用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鼠神经生长因子(
目的:观察血压晨峰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l-media thickness)的影响,为临床控制血压晨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我院就诊人群中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入选者既往均未服用降压药物,且非同日三次SBP≥140mm Hg和(或)DBP≥90mm Hg)的159例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另设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
目的研究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联合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2,sST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连续纳入了我院2017年9月到2019年4月急性STEMI患者,共29
目的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Breast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B-DLBCL)为罕见疾病,虽然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受限于病例数,针对该病的研究结果较少,对于放射治疗的作用及地位仍然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探讨影响PB-DLBCL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辅助放射治疗的选择及地位,为PB-DLBCL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材料
研究目的:食管鳞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故术前评估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是相当有必要的。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显像(18F-Fluoro-2-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对食管癌术前评估有重要价值,但在既往文献报道
目的:探讨APOBEC3B(Apolipoprotein B m 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polypeptide-like 3B)和PD-L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7年6月-2019年1月行鼻咽部活检的病例,选择病理诊断为非角化性癌且有完
背景:捕猎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留的一种行为,对于动物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早期研究表明,电刺激猫的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可引发捕猎样攻击,但是其中具体的神经环路仍有待研究。神经解剖学证据表明,VTA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支配多个捕猎和摄食相关的核团;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VTAGABA可引起小鼠对饲料
目的旨在评估阵发性房颤患者冷冻消融术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否可以降低术后三个月的复发率,为临床治疗房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在福建省立医院首次行经导管房颤冷冻消融术并到达手术终点的阵发性房颤患者420例。根据术后3个月内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成β受体阻滞剂组(n=169)、胺碘酮组(n=116)、普罗帕酮组(n=48)和空白组(n=87)。术后对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肱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 PWV)与老年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了388例于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体检中心完成ba PWV检测的老年体检者(年龄≥60岁)的完整临床资料。依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无斑块组(n=130例)和斑块组(n=258例),对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