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依据,探讨奥巴马就职演讲及其中译文的人际意义与等效翻译问题。人际意义是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韩礼德为首的功能学派学者对人际意义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研究的主流,因为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语篇分析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语言最重要的社会用途就是人际意义,人们通过它建立并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人际意义在小句层面主要有三大资源:语气、情态、评价。人际意义是语篇的精髓,任何语篇都存在语气、情态和评价人际意义。语气是通过语法形式表达的说话人对句子命题的主观意识;情态直接反映了说话人对所说语篇内容的态度和看法;评价是评定人或事物的价值,是主体的一种思维活动,即有一定价值观念的主体对客体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在翻译和翻译过程中,如果失去了人际意义的转换,那翻译必然是黯然失色,空洞无义。任何语篇的转换都必须力争达到动力,否则,很难体现作者与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的人际关系,难以表达作者的态度、观点和看法。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的政治演讲,由于其措辞优美,修辞华丽,结构严谨,布局巧妙,不断被引入中国并被翻译成汉语。奥巴马,作为第一位非裔美国总统,他的政治演说也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奥巴马分别于2009年和2013年发表的两篇就职演说及其中译文为语篇分析素材,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原语文本的人际意义在小句层面的资源进行定量分析,并以大量的实例对译文人际意义等效翻译进行定性分析,以此来探讨人际意义与等效翻译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发现:(1)人际意义的实现可以通过语气,情态和评价资源,但这些资源分布并不均匀。首先,在语气人际意义层面,同祈使语气与疑问语气相比,陈述语气最为普遍。这是因为,给予信息通常是演讲者的首要任务。其次,在情态人际意义层面,为了更好地实现交际目的,中低值的情态操作语使用频繁。再者,在评价人际意义层面,态度资源中,判断资源居多;另外,肯定显性资源远远多于否定隐性资源。(2)本文充分证实了英汉语篇人际意义客观存在性和韩礼德语言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分析讨论原文与译文后,作者发现,只有当译者充分考虑到原文的人际意义时,译文才能更好地再现原文意义,实现原文的等效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