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渐进改革下的倾向政策独立性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alp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7月我国进行汇率制度改革,采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将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限制在每日0.3%以内,改变了以往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2007年5月我国汇率日波动幅度限制由0.3%扩大到0.5%,增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依据三元悖论及其扩展的三角理论,在资本流动状况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汇率制度弹性将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我国自汇改以来所采取的提高汇率制度弹性的措施是否真的提高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于该问题的回答有助于评价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有效性。   鉴于此,本文在资本有限流动的前提下,实证研究了汇率波动幅度变化前后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变化以及两个时段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波动区间之间的关系,以此评价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有效性。文中分别用中美银行间同业拆借隔夜利率之差和外汇占款/基础货币作为利率政策独立性和数量政策独立性的代理变量,运用单位根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区间扩大后,我国利率政策的自主性增强,而货币数量政策的自主性降低,三元悖论在我国部分适用。据此本文认为,一方面我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推进汇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扩大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与农村劳务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已成为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伴随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随之带来人员、土地等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不断出现用工荒、用电荒等经济突出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式则在于将部分产业进行转移。为此,安徽政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并得到国家相关政策支持。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在规划中,和县全境都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从城镇化进程的普遍规律来看,不同发展阶段的城镇化对应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一般来讲,工业化会引起产业结构的转变,产业结构转变又进一步带动就业结构转变,从而引起大量农村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