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至今)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是当代艺术界伟大而低调的特立独行者.[1]基弗的绘画创作中,大量都是巨幅综合绘画作品,且大多是带有宗教色彩和充满历史性的作品。本文从基弗作品中的题材、材料以及文化含义为出发点,分析他作品中特有历史废墟震撼,探索“历史感”在其绘画中的本质体现和来源。本文是以一个普通观者欣赏画作的远近距离作为轴线来研究基弗的绘画作品,由远到近逐步递进的的研究方法来解析基弗画作中的“历史感”。一般来说,观者欣赏一幅画作时,首先是站在远处观看,得到的是单纯的视觉体验和感受:作品的色调和大概得绘画内容,只能从画作标题等去欣赏;然后才会走近一点,此时画面的材料选取和肌理效果就十分清晰明显了;再走近的话,基本看见的就是笔触甚至画面的裂纹了,甚至想要挖掘背后的深刻意义了。本文就是以由远至近的距离为研究路线对基弗画面的“历史感”进行阐释。以站在远处的视角为立足点时看到的“题材”;再走近一点则是对绘画“材料”的分析;最后落实到笔触即“实践”上来。以此三段不同距离贯穿本文的研究脉络进而解析基弗作品中的深刻“历史感”表现。第一章中本文主要阐述了研究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路径,并着重强调了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则是以远距离分段来分析基弗作品中的文学题材,从神话和诗歌的角度去挖掘作品中的神话史诗般的重量感。第三章是以材料为切入点,从频繁使用的铅等材料的深刻含义去解析其画面“历史感”内涵。第四章择时落实到实践上,结合对基弗作品“历史感”的分析研究谈自己的实践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