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2型糖尿病(T2DM)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牙龈及重要脏器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血清和牙龈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情况,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性牙周疾病的机制和糖尿病相关的牙种植探索及治疗方法建立基础。方法:将14只雄性巴马小型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对照组以基础饲料喂养,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5个月末于实验组动物耳缘静脉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70 mg/kg),持续高糖高脂饲喂至实验结束,期间每个月于动物抽取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指标的变化;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变化,静脉注射葡萄糖耐试验(IVGTT)检测血液葡萄糖利用率,评估2型糖尿病成模情况。于建模始末,观察两组动物全身状态、口腔及牙周大体情况,检测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评估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出血指数(BI);牙的松动度。建模末行X线和CBCT扫描观察两组猪牙周影像变化情况。建模第10个月末处死动物,收集牙龈、肝脏、肾脏、胰腺和心脏等部位及脏器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牙龈组织的TNF-α和IL-1β的表达;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牙龈组织中TNF-α和IL-1β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检验水准α=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1、建模首日,实验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分别为(4.46±0.52&4.43±0.34)mmol/L;空腹胰岛素分别为(175.50±30.02&177.20±33.04)p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结束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分别为(16.02±1.72&4.63±0.79)mmol/L;空腹胰岛素分别为(196.60±51.43&188.2±18.08)p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均有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受损的2型糖尿病症状。2、ELISA检测动物的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变化,显示建模日,对照组与实验组动物的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4个月,10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型猪的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三个时间点的两两比较中,对照组的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的血清中,随时间进行,TNF-α、IL-1β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牙周大体检查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和出血指数(B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牙的松动度两组均显示生理性松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4、实验结束时,X线和CBCT扫描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猪小型猪均未观察到牙槽骨明显吸收。5、牙龈、肝脏、肾脏、心脏和胰腺组织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对照组组织结构正常,镜下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实验组动物牙龈组织上皮钉突变圆顿、厚度增加,结缔组织疏松,网状纤维破坏,局部血管增生明显,且存在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肝脏组织肝小叶结构相对疏松,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细胞轻度肿大,细胞核集中,细胞内出现空泡,肝小叶中央炎症,血管扩张充血,淋巴细胞浸润较多,肾脏组织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间质,肾小管基底膜增厚,部分肾小管萎缩,肾小球内形成小空泡,弥漫性水变性;心肌组织排列紊乱,呈条状排列,横纹肌间质间隙增大,存在炎症反应、核固缩,心肌血管明显充血;胰腺组织胰岛形态萎缩,边缘不规则,胰岛细胞数量减少,染色质不均匀,细胞排列紊乱,观察到大量空泡形成。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动物牙龈组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牙龈结缔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7、荧光定量RT-PCR检测牙龈组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牙龈组织TNF-αmRNA水平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IL-1βmRNA水平表达亦明显上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采用高糖高脂喂养小型猪联合70 mg/kg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Z)静脉注射可成功建立巴马小型猪2型糖尿病模型。2、糖尿病小型猪的牙龈组织的炎症程度高于正常小型猪,我们的研究数据提示糖尿病可能导致血清和牙周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的增加。TNF-α、IL1-β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牙周疾病的发病机制。这与高血糖导致牙周组织的炎性反应增强的假说是一致的。